豐富的漢魏六朝“樂舞賦”音樂資料歷史價值
“賦”原本作為《詩經(jīng)》六義:“風、賦、比、興、雅、頌”中的文學表現(xiàn)手法,后來逐漸發(fā)展為一種文學體裁形式。在漢魏六朝時期,“賦”作為一種重要的寫物、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深得當時文人的喜愛,這一時期的文人大多致力于這種文體的寫作,甚至不少人為此花費了一生的精力,這就有了數(shù)量眾多的賦文作品。由此,漢魏六朝成為“賦”這種文學體裁形式發(fā)展的鼎盛時期。
豐富的漢魏六朝“樂舞賦”音樂資料
那些具有相當音樂素養(yǎng)的文人,也競相以“賦”這種文學體裁作為自己描寫音樂和抒發(fā)音樂情感的載體。這一時期出現(xiàn)了大量描繪音樂、舞蹈、樂器的“樂舞賦”,為后人留下了豐富的音樂研究資料。在筆者目前所收集到的1266篇漢魏六朝時期的賦文(包括只有篇名,內(nèi)容已佚的作品)中,共有“樂舞賦”55篇(包括只有篇名,內(nèi)容已佚的作品)。
按照歷史時代排列如下:
西漢:枚乘《笙賦》,賈誼《虡賦》,劉向《雅琴賦》,王褒《洞簫賦》。
東漢:劉玄《簧賦》,馬融《琴賦》《長笛賦》,傅毅《舞賦》《雅琴賦》,張衡《舞賦》,侯瑾《箏賦》,蔡邕《琴賦》《瞽師賦》,阮瑀《箏賦》。
三國:(魏):杜摯《笳賦》,孫該《琵琶賦》,嵇康《琴賦》;(吳):閔鴻《琴賦》。
兩晉:王廙《笙賦》,傅玄《琴賦》《琵琶賦》《箏賦》《笳賦》《節(jié)賦》,袁崧《歌賦》,成公綏《嘯賦》《琴賦》《琵琶賦》,孫楚《笳賦》,夏侯湛《鞞舞賦》《夜聽笳賦》,夏侯淳《笙賦》,張載《鞞舞賦》,賈彬《箏賦》,潘岳《笙賦》,陸機《鼓吹賦》,曹毗《箜篌賦》,楊方《箜篌賦》,伏滔《長笛賦》,郝默《舞賦》,顧愷之《箏賦》,陳窈《箏賦》,孫氏《箜篌賦》,谷儉《角賦》。
南朝:(宋):王義慶《箜篌賦》。(梁):梁元帝《琵琶賦》,蕭綱(簡文帝)《舞賦》《箏賦》《金錞賦》,江淹《橫吹賦》。(陳):顧野王《舞影賦》《箏賦》《笙賦》,傅縡《笛賦》,陸瑜《琴賦》。
這是“樂舞賦”(包括“樂舞賦”序)產(chǎn)生數(shù)量最多的時期,也反映了漢魏六朝文人獨特的“樂舞賦”賦文觀,以及他們的音樂美學追求!皹肺栀x”中含有大量對樂器的起源、樂器形制、演奏或演唱技法、器樂或歌舞表演形式、樂曲內(nèi)容以及音樂審美等方面的描寫。
“樂舞賦”:文人抒發(fā)音樂情感
文學式寫作手法
雖說 “賦”是一種文學體裁,“樂舞賦”中對部分內(nèi)容的描寫也運用了文學修辭手法,尤其對演奏效果的描寫有些夸大,但這恰恰是文人為抒發(fā)自己音樂情感對當時所見音樂的一種文學式的寫作手法。我們還是可以在文章中發(fā)現(xiàn)大量具有研究價值的內(nèi)容。這一觀點在當時就得到了人們的認可,甚至在官方音樂正史的編撰中也較多引用“樂舞賦”文中的內(nèi)容,如《宋書·樂志》中就有大量的引用。據(jù)筆者統(tǒng)計,《宋書·樂志》共有十處提及和引用“樂舞賦”內(nèi)容,并且在書中各種參證引用材料中,始終將 “樂舞賦”內(nèi)容的引用放在首位。具體引用情況如下。
《宋書·樂志》對鞞舞的介紹中提及傅毅、張衡兩篇《舞賦》,原文如下:“鞞舞,未詳所起,然漢代已施於燕享矣。傅毅、張衡,皆其事也!痹诮榻B杯槃舞、公莫舞中直接引張衡 《舞賦》:“歷七槃而蹝躡。”在介紹八音之“革”中的“節(jié)”這一樂器時,直接引傅玄《節(jié)賦》:“黃鐘唱歌,《九韶》興舞。口非節(jié)不詠,手非節(jié)不拊!痹诮榻B八音之“絲”中的“琴”時直接引馬融《長笛賦》:“宓羲造琴。”在介紹名琴時引傅玄《琴賦》中的內(nèi)容,未直接引用原文,但在文后標明此話出自傅玄 《琴賦》,書中原文如下:“齊桓曰號鐘,楚莊曰繞梁,相如曰焦尾,伯喈曰綠綺,事出傅玄《琴賦》!痹跀⑹觥吧睍r直接引馬融《長笛賦》:“神農(nóng)造瑟!痹跀⑹觥肮~”時,引傅玄《箏賦》序曰:“世以為蒙恬所造。今觀其體合法度,節(jié)究哀樂,乃仁智之器,豈亡國之臣所能關思哉!痹诮榻B “琵琶”時引傅玄《琵琶賦》:“漢遣烏孫公主嫁昆彌,念其行道思慕,故使工人裁箏、筑,為馬上之樂。欲從方俗語,故名曰琵琶,取其易傳于外國也!痹诮榻B八音之 “竹”中的“笛”時引馬融《長笛賦》中的內(nèi)容,未直接引用原文,但在文中標明此話大意出自馬融《長笛賦》,書中原文如下:“笛,案馬融《長笛賦》,此器起近世,出於羌中,京房備其五音。又稱丘仲工其事,不言仲所造!痹跀⑹觥绑铡睍r引杜摯《笳賦》:“李伯陽入西戎所造!
漢魏六朝以后的不少文獻資料,在涉及樂器、形制、樂曲等方面的記載或論述中,也有對“樂舞賦”內(nèi)容的引用。如沈括《夢溪筆談·樂律二》中有對笛形制的描述,此處引用馬融 《長笛賦》,具體引用為“融賦云:易京君明識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謂商聲五音畢!
朱長文《琴史·論音》中,有引用嵇康《琴賦》內(nèi)容。雖未提到是引自《琴賦》,但確為《琴賦》中的內(nèi)容。具體引用為“嵇叔夜所謂:初涉淥水,中奏清徵,雅昶唐堯,終詠微子。又言其曲引,有東武太山,飛龍鹿鳴,鹍雞游弦!
郭茂倩 《樂府詩集》中也有不少引用,如《橫吹曲辭》中對《梁鼓角橫吹曲》的注文中引江淹《橫吹賦》:“奏《白臺》之二曲,起《關山》之一引!恫闪狻分x而自罷,《綠水》慚而不進!痹凇断嗪透柁o》中,對《梁甫吟》的注文中轉(zhuǎn)引《古今樂錄》中對蔡邕《琴賦》的引用文字:“梁甫悲吟,周公越裳。”在《清商曲辭》中,對《龍笛曲》的注文中轉(zhuǎn)引《古今樂錄》中對馬融《長笛賦》的引用文字:“近世雙笛從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龍鳴水中不見已,截竹吹之聲相似!
從《宋書·樂志》以及漢魏六朝時期以后的部分音樂文獻資料中引用眾多漢魏六朝時期“樂舞賦”作考證之資的情況來看,官方在編纂音樂正史和后人在論述音樂時,對當時的“樂舞賦”是非常重視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樂舞賦”文中的很多內(nèi)容是具有很高研究價值的,可以為研究當時音樂的發(fā)展提供重要史料補充,是我們研究那一時期音樂發(fā)展狀況的重要依據(jù)之一。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