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彈弦樂器:盛唐樂器箜篌
箜篌是中國漢族十分古老的彈弦樂器,最初稱“坎侯”或“箜候”,在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常用于獨奏、重奏、和為歌舞伴奏,并在大型民族管弦樂隊中應(yīng)用,箜篌在古代有臥箜篌、豎箜篌、風(fēng)首箜篌三種形制。
從十四世紀(jì)后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畫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圖樣。
今天箜篌雖然已經(jīng)銷聲匿跡,但昭陵陪葬墓韋貴妃墓出土了一副稀有樂伎圖,讓我們一睹箜篌的風(fēng)采。韋貴妃(公元597年—665年),名珪,字澤,京兆(今陜西西安市長安區(qū)東北)杜陵人北周名將韋孝寬曾孫。韋珪先嫁隋兵部尚書李之雄之子李珉,生有一女,入唐后被封為定襄縣主,李珉死后,韋珪再嫁唐太宗李世民,生紀(jì)王李慎,女臨川公主李孟姜,627年(貞觀元年)被太宗冊立為貴妃,位列四夫人(正一品)之一。650年(永徽元年)封為紀(jì)國太妃,隨紀(jì)王出藩,665年(麟德二年)去世,享年69歲,陪葬昭陵。
圖中樂伎,五官端正,面容豐腴,墨畫眉眼,頭梳飛仙髻,上著深紫闊袖長衫,下著紅色高腰長裙,裙擺曳地,跪坐,左手抱箜篌,右手作演奏狀。樂伎手中抱的箜篌正是唐代的豎箜篌。
究竟什么是豎箜篌呢?豎箜篌又稱豎頭箜篌,亦稱“臂箜篌”,現(xiàn)簡稱箜篌,原先指的是中國自漢朝時期由西域傳入的樂器,是為了與中國本土的“臥箜篌”相區(qū)別。音箱多為皮革制成,隋唐時期中國人對其進行改造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了新的“唐箜篌”一直流傳至明,其間一直在改進創(chuàng)新,后來把“豎箜篌”漸漸簡稱為“箜篌”,明代以后失傳。
箜篌狀如半截弓背,曲形共鳴橫設(shè)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音箱多是皮革制成,并有腳柱和肋木,張著20多條弦,豎抱于懷中,從兩面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時彈奏,因此唐代人稱演奏箜篌人叫“擎箜篌”!锻ǖ洹酚涊d:“豎箜篌,胡樂也,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二弦豎抱于懷中,兩手齊奏,俗謂‘擘箜篌’”。據(jù)古代壁畫和文獻記載,豎箜篌的弦有23根、22根、16根、7根等數(shù)種。
豎箜篌多豎置胸前,兩手齊奏,間有置于左脅或右脅的,演奏者或站或坐,百態(tài)千姿、美不勝收,特別是那些飄飄欲仙的伎樂天,儼然將人們帶入了清音妙曼的音樂王國。
箜篌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它在古代除宮廷樂隊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在中國盛唐時期,隨著經(jīng)濟文化的飛速發(fā)展,箜篌演奏藝術(shù)也達到了相當(dāng)高的水平,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中國古代的箜篌先后傳入日本、朝鮮等鄰國。漢代劉向《世本?作篇》有:“空侯,空國侯所造”和“空侯,師延所作,靡靡之音也。出于濮上,取空國之侯名也”的記載。劉熙《釋名》后載也與《世本》相同,空侯為商代紂王的樂官“師延所作”“出于濮上”。
早在公元二百年前的東漢之時,豎箜篌就隨著“絲綢之路”上的商賈往來,由波斯(今伊朗)經(jīng)西域傳入我國中原一帶,唐代長孫無忌等撰《隋書?音樂志》中載:“今曲項琵琶,豎頭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華夏之舊器!
在古代詩歌中,箜篌屢見不鮮,唐代箜篌進入歷史上的黃金時期,演奏技術(shù)達到極高的水平,流傳也較廣泛,成為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寶庫中的珍品,唐代著名詩人李賀在《李憑箜篌引》中描述的那樣“吳思蜀桐張高秋,空山凝去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豆。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边@既是李賀的代表作,也是唐詩中描寫音樂題材的名篇,唐代詩人岑參、顧況、楊巨源、盧仝、元稹、張祐、李商隱和王仁裕等,都有描寫箜篌的詩作。唐代著名的箜篌演奏家有張徽、李憑、張小子和季齊皋等。
箜篌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音域?qū)拸V,音色柔美、清澈表現(xiàn)力強,在古代皇室音樂中,箜篌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在演奏中還是主要樂器之一,由于它有弦數(shù)組,不僅能演奏旋律,也能奏出和弦,在獨奏或伴奏方面都是較為理想的樂器。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xué)習(xí)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