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時代絲綢之路上傳入中原的胡人樂器
絲綢之路上流動的不僅是物質(zhì)財富,還有精神財富。我們這里且說說漢唐時代傳入中原內(nèi)地的胡人樂器,比如箜篌、琵琶、觱篥、胡角、胡笳、胡笛等等。
箜篌原為西亞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在公元前3000 年創(chuàng)制,以后陸續(xù)傳入中亞和印度,并從三弦豎箜篌逐漸發(fā)展為11~15 根弦的弓形臥箜篌。漢武帝征服南越后,箜篌自南亞傳入中國。辭典《釋名》解釋“箜篌”之名時,稱這種樂器是印度西南部的一個小國空國的貴族所常用,所以又叫“空侯”,這正說明了此樂器來到中國的直接途徑。
中國樂師將箜篌稍加改進,成為一種類似瑟的小型弦樂器,風(fēng)行一時,并在西漢時已經(jīng)和鐘、磬等中國傳統(tǒng)樂器相并列,東漢的中國樂師還專門創(chuàng)作《箜篌引》樂曲。箜篌至隋唐已成為傳統(tǒng)燕樂調(diào)中常用的弦樂器。
琵琶也是漢代自西方傳入,最早起源于美索不達米亞地區(qū),而“琵琶”一詞大概來自波斯語中的Bar bāt ,漢代一度譯稱“批把”、“枇杷”,晉以后改“琵琶”。傳入中國的四弦琵琶直接來自龜茲,所以又稱龜茲琵琶。龜茲改進西亞兩弦琵琶,成五弦曲頸,不過傳入中原后又被改為四弦,據(jù)宋代《樂書》稱,是以法四時天地。
四弦曲頸琵琶在漢代已流行于北方黃河流域,東漢靈帝時進入宮廷樂隊。秦漢時期陜西地區(qū)還有一種稱為“秦琵琶”或“秦漢子”的三弦琵琶,也是原產(chǎn)西亞而經(jīng)漢人改造的樂器,公元前二世紀末漢公主嫁于烏孫昆彌時,所帶嫁妝即有此種琵琶,儼然已作為中國特產(chǎn)。
傳入中原的簧管樂器有多種。觱篥,又稱“必栗”、“篳篥”等,唐中期以后固定為“觱篥”。這是一種簧管樂器,也可稱為豎笛,由西亞或印度傳入中亞,漢代傳入中國,東漢已被民間普遍使用,隋唐時期更頻繁用于隋九部樂、唐十部樂。
胡笳,似觱篥而無孔,有大小之分,傳說是張騫自西域帶回。東漢時還有《胡笳調(diào)》《胡笳錄》各一卷,專門編集胡笳曲。流傳至今,最著名的當(dāng)屬據(jù)傳是蔡文姬所作的《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是東漢末年著名學(xué)者蔡邕的女兒,是飽讀史書的才女。遭戰(zhàn)爭不幸,流落到匈奴,嫁給了匈奴左賢王,還生下了兩個兒子!逗帐伺摹罚ü粽f,十八拍即胡語十八首之意)描寫了蔡文姬在胡地的生活,以及曹操派人把蔡文姬贖回時,她與兒子的生離死別。唐代著名詩人李頎有《聽董大彈胡笳》詩云:“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客歸。”這里的董大,就是唐代著名音樂家董庭蘭。
又有吹鞭,也屬于笳之類,狀如鞭。原是匈奴、樓煩牧馬之號,長期作為軍樂的主要樂器。一種說法稱吹鞭即胡笳。胡角,又名“橫吹”,亦是來自西域的樂器,與鼓一起組成西漢的另一類軍樂橫吹樂的主樂器,被認為有驚退敵軍的作用。李延年等人曾據(jù)胡角原曲改編出配樂“鼓角橫吹”。隋唐時期的高昌樂中,胡角成了牛角形的銅角,宋代改用皮革、竹木制成,在民間則逐漸演變成鼓吹樂中的大喇叭,又稱號筒。有種說法稱“橫吹”即為橫笛。
漢唐時期西域音樂能夠大規(guī)模傳入中原,也同西方樂人大批入華密不可分。北魏以后的文獻中就有西域樂人來中原的大量記載,并以“好歌舞于道”的昭武九姓粟特人最多。唐代粟特樂人僅見于段安節(jié)(著名詩人溫庭筠之女婿)《樂府雜錄》者就有十幾人。其中許多人都得到唐代詩人的贊詠。粟特藝人大多技藝精湛,并好在市中較量技藝,也成為長安街市一道盛景,充分體現(xiàn)出唐代文藝興盛之況。
玄宗時期取消了十部樂的名稱,代之以“坐部伎”與“立部伎”兩類,這標志著胡族音樂已經(jīng)融入華樂。即使是作為政治象征的雅樂,在唐代也滲入了胡樂成份。所謂“陳、梁舊樂雜用吳、楚之音,周、齊舊樂多涉胡戎之伎”,朝廷的音樂官員只好“斟酌南北,考以古音,作大唐雅樂”。《舊唐書·輿服志》則載,開元以來甚至“太常樂尚胡曲”?梢,唐代無論雅樂還是俗樂,都受到了胡樂的普遍影響。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xué)習(xí)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