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一回少一回的民族樂器——苗族果哈
“果哈”也叫苗琴、牛腿琴、口水琴。本來,在苗語中果哈的發(fā)音是“給哈”(gi ha),相傳東漢時就有了。因為果哈的琴身看上去特像撮瓢,所以才叫果哈(苗語音譯:果,即嘎,是樂器的意思。哈,是瓢的意思。)
雨卜苗寨有一位著名的果哈老藝人,名叫賈思平,已是古稀之年。老人身材不高,略瘦,一臉雪白的絡(luò)腮胡子,稀疏的眉毛竟然也悉數(shù)白了。臉上縱橫著一道道深淺不一的皺紋,兩只手看上去滄桑感很強。
他珍藏的果哈有點像小提琴,其琴身是用杉木或桐木挖空制成,全長50 ~80 厘米,共鳴箱較長,正面面板偏上方正中開有一個小出音孔。
背板略呈弧形。琴頭為方形,左右各置一個弦軸。琴頸作為指板,張兩條棕絲線,琴面置有弦馬。琴弓用當(dāng)?shù)靥禺a(chǎn)的“都梭竹”(又稱“棕葉竹”)作弓桿,拴以棕絲而成。
一身經(jīng)典苗裝,第一眼差點以為是外國人呢。隱約還是能看出,老人年輕時挺帥的,而且有文藝范兒。
果哈與其他民族弓弦樂器最明顯的區(qū)別就是以人的唾液代替松香。演奏者時而將弓毛放入口中,用唾液增加濕度,以加強弓弦摩擦,使之發(fā)音。
琴弓在弦外拉奏。兩根弦按五度關(guān)系定弦,一般定為c1 、g1 ,也有定為小三度或四度的。果哈音量較小、音色沉悶,近似鼻音,多用于為傳統(tǒng)史詩說唱伴奏。
現(xiàn)在年輕人沒幾個人愿意學(xué)這種聲音低沉的樂器。老人只能孤獨地與自己心愛的樂器相伴,直到一同消退在歲月的長河中。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xué)習(xí)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