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中期音樂:沒有人聲,器樂同樣觸動人心
器樂脫離聲樂母體的過程在這一世紀初宣告完成。
——保羅·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樂》
音樂是什么,不同的人,不同的答案。
一首歌,一段旋律,第一次的邂逅,以及你放慢或者依舊匆匆的腳步。但往往更多的感受來自你與它的再次重逢,好像是被施了穿越的魔法。
每到此時不得不感嘆:音樂,真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神跡,難怪人們會愿意去相信那些有關音樂的傳說。
估計從這篇文章開始你會經常發(fā)現:“哦,這不就是那天在咖啡館、畫廊或者在某一場音樂會、一部電影里聽到的那首作品嗎?”而如果是你自己或者陪伴孩子學習演奏西方樂器這樣的一種情境,這種重逢的概率就更大了一些。
《G弦上的詠嘆調》就是這樣一首“大概率”的作品。傳說巴赫在一次演奏中因為提琴斷線,不得不用僅剩下的一根G弦即興演奏了這首詠嘆調,技驚全場。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
當然,現在我們知道真實的歷史過程是,這段旋律原本來自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第三號管弦樂組曲》第二樂章的主題,后經十九世紀德國著名的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1908)改編并重新命名,才成為我們現在聽到的獨奏作品。
事實上,《G弦上的詠嘆調》這個“新的”作品標題,也充分說明了巴赫原作品所包含的迷人魅力。
穿越回當時的歷史中,能用器樂演奏表達“詠嘆”當真是件不得了的事情。要知道,音樂的世界在從格里高利圣詠一路走來的漫長歲月中一直被聲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所主宰。
器樂的演奏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在民間以口傳身授的形式留存,器樂音樂通常只是作為歌曲的即興伴奏或者是代替復調聲樂作品中的某一聲部而存在。
1450-1550年間,記譜的器樂作品開始慢慢增多,也開始發(fā)展出具有固定寫作規(guī)范的舞曲、變奏曲,和即興演奏的前奏曲、幻想曲等題材。威尼斯樂派的作曲家們開始寫作坎佐鈉和早期的奏鳴曲。
路易·庫普蘭
巴洛克時期的器樂音樂迎來了大規(guī)模的發(fā)展,并取得了與聲樂作品同等的藝術地位。
作曲家們繼承并繼續(xù)發(fā)展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器樂音樂形式,比如舞曲套曲定形的過程,就是德國作曲家弗洛貝格在法國大作曲家路易·庫普蘭鐘愛的三首舞曲的套曲模式之后(三首舞曲分別是:阿拉曼德、庫朗特、薩拉班德),再加一首吉格舞曲而成的四首舞曲的套曲標準結構。
此外在樂器制造領域也迅猛地發(fā)展著,尤以小提琴取代古提琴定型為新的獨奏樂器和鍵盤樂器的發(fā)展最為突出。
巴洛克時期流行的鍵盤樂器包括管風琴、羽管鍵琴(Harsichord)和楔槌鍵琴(Clavichord)。
其中管風琴是件十分古老的樂器,從古希臘時期開始的每個歷史階段都承擔著重要作用。各大教堂的管風琴師,從來都是當時的作曲家們夢寐以求的職位。
威尼斯的圣馬可大教堂甚至裝備有雙管風琴配置。
圣馬可大教堂
巴洛克時期管風琴的創(chuàng)作中心在德國,作品以托卡塔、賦格曲和根據路德教會的眾贊歌所做的改編曲為主,代表作曲家有布克斯特胡德。
羽管鍵琴和楔槌鍵琴是我們如今在音樂會上看到的9尺三角現代鋼琴的前身,也常被籠統(tǒng)稱為“古鋼琴”。
這兩種樂器的擊弦機有著不同的發(fā)聲工作原理:
羽管鍵琴是撥弦樂器,由一系列的機械運動最終推動羽毛管撥動琴弦發(fā)出聲音,音色明亮、清新,是巴洛克時期最為流行的獨奏樂器,也常在樂隊中被用來演奏數字低音。
吉恩·朗多演奏:巴赫《D小調羽管鍵琴協(xié)奏曲第一首》
缺點是沒法通過手指觸鍵的力道,實現音量的變化。為了彌補這一點,一些羽管鍵琴設計出2-3排鍵盤,將音量從整體上分成2-3檔。
與之相比,楔槌鍵琴則是擊弦樂器,并且由于特殊的擊弦構造,演奏者不僅能夠實現即時的音量變化,還能在通過熟練的演奏手法做出類似提琴揉弦的音色。正是因為這種在音量和音色上的極度敏感性,成為很多著名的古樂器演奏者青睞的理想樂器。
巴赫《帕蒂塔》
只不過,它的缺陷也是明顯的——音量太小。那纖細的聲響恐怕只適合在容納十來個人的小客廳里被用心的聆聽。
作曲家們?yōu)檫@兩種鍵盤樂器進行的創(chuàng)作通常以舞曲組曲,以及主題與變奏作品為主。
法國作曲家弗朗索瓦·庫普蘭是羽管鍵琴創(chuàng)作的大師,人稱“大庫普蘭”(路易·庫普蘭的侄子),職業(yè)生涯的高光時刻是曾經擔任過路易十五的皇家羽管鍵琴師。
亞森特·里戈:《路易十五》
四卷羽管鍵琴組曲和理論著作《羽管鍵琴演奏藝術》是他的傳世之作。有意思的是,他的很多作品都標有描繪性和富于想象力的標題,比如《花紋》、《神秘的人》等等。
維奧爾琴
小提琴的前身是維奧爾琴——一種放在膝上或夾在兩腿之間豎著拉奏的6弦琴。
自16世紀起,歷經阿瑪蒂、斯特拉迪瓦里、瓜內里等意大利制琴名家的努力,在巴洛克時期定型為現代樣式。
實際上,如今價值連城的名琴也大都出自這個提琴制作的黃金年代。
穆特與“Lord Dunn-Raven”
樂器的革新也推動著音樂體裁的發(fā)展,主要表現在奏鳴曲和協(xié)奏曲的創(chuàng)作中:
奏鳴曲是一種室內樂,可分為由小提琴與通奏低音樂器合奏的獨奏奏鳴曲和為兩個高音樂器與通奏低音樂器而作的三重奏鳴曲兩種。
意大利作曲家阿爾坎杰羅·科雷利(Arcangelo Corelli)是奏鳴曲的代表作家。
科雷利
協(xié)奏曲創(chuàng)作的本意是形成某種對抗或競爭,由一個獨奏者或者一個器樂獨奏組與整個樂隊相抗衡,前者稱為獨奏協(xié)奏曲,后者稱為大協(xié)奏曲。
這種體裁很快就在巴洛克時期流行起來,尤以獨奏協(xié)奏曲的影響最為深遠。亨德爾、巴赫、阿爾比諾尼、托雷利等名家均在此領域留下了經典的作品。但要說巴洛克時期最為家喻戶曉的小提琴奏鳴曲,非維瓦爾第的《四季》莫屬。
安東尼奧·維瓦爾第(Antonio Vivaldi)出生于威尼斯,從小跟隨在圣馬可大教堂任小提琴師的父親學習樂器演奏,并在1703年接受神職被任命為神父。
維瓦爾第
維瓦爾第是一個多產的音樂家,涉獵體裁廣泛:歌劇、康塔塔、清唱劇、經文歌等等一個不落,以500多首協(xié)奏曲最為知名。
如今音樂會上經演不衰的《四季》,其實是他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第8號中的前四首協(xié)奏曲(這部作品總共包括12首協(xié)奏曲)。
和他大部分的協(xié)奏曲一樣,這部《四季》的每首作品也分為(快-慢-快)3個樂章,并在其中運用了獨奏與全奏交替的原則,小提琴聲部與樂隊之間的戲劇沖突也十分考驗演奏者的技藝。
但請完全不用擔心這些冗長的概念和名詞,因為在作品的欣賞中,你能夠毫不費力的聽到青草生長的聲響。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