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背景
19世紀后半期,處于沙皇俄國壓迫下的芬蘭,民族意識正在覺醒,爭取獨立、解放的潮流日漸強大。作為一個音樂家,西貝柳斯以音樂為武器,積極投身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中,寫下了大量的富于芬蘭民族特色的優(yōu)秀作品,并以此奠定了作曲家本人以及芬蘭音樂在世界音樂史中的地位。
《芬蘭頌》是西貝柳斯的代表性作品,創(chuàng)作于1899年。當時,由于處于沙俄的重壓之下,上演時曾冠以《夜曲》這樣的標題,以瞞過當局審查。
作品賞析
樂曲由銅管群在低音區(qū)的怒吼開始,以Andante sostenuto的速度,奠定的全曲不屈、戰(zhàn)斗的基調(diào)。隨后以木管模仿管風琴,弦樂則作出莊嚴的應答,表現(xiàn)了芬蘭民族抗擊外侮,爭取解放的決心。小號以一個固定的同音反復節(jié)奏型,向民眾發(fā)起了號召,民族的情緒更趨濃烈。最后《芬蘭頌》的曲調(diào)奏起,在小號的召喚下,全曲在贊歌聲中結(jié)束。
《芬蘭頌》的旋律是被限定在一個相當窄的范圍內(nèi),相同旋律的反復出現(xiàn)以及持續(xù)低音的運用使得這首樂曲更加感人肺腑、深入人心,甚至能夠打動全人類。
西貝柳斯的《芬蘭頌》和交響曲是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和價值的音樂,是真正的藝術(shù)杰作,因此,這樣的音樂能受到平民百姓和時代精英的喜愛,能流芳百世。
西貝柳斯說:“《芬蘭頌》就像一縷來自曠野的清新的空氣,這是來自天堂的旋律,純潔而又令人振奮!
《芬蘭頌》曾對芬蘭民族解放運動起過很大的推動作用。它在向全世界訴說位于北極圈的這個小國為生存而進行的殊死斗爭,并使全世界確信芬蘭并不是沙俄獨裁統(tǒng)治下的一個附屬國,所起的作用比千萬本小冊子和報刊論文都重要得多。它被譽為芬蘭的“第二國歌”。
整個樂曲由若干個性格突出的主題動機及其展開構(gòu)成。音樂一開始的銅管合奏有力地呈現(xiàn)出主題,粗獷、強烈而沉重,被稱為“苦難的動機”,表達出一種受禁錮的人民所蘊藏的反抗力量和對自由的強烈渴望。
音樂的進行突然加快,在低音弦樂器陰森森的背景的襯托下,銅管樂器和定音鼓帶出的一個極其刺激的節(jié)奏型 ,把聽者帶入充滿緊張的戲劇性沖突的戰(zhàn)斗場面,掀起了一個強有力的高 潮,后來,音樂在低音樂器簡單反復的音型中,傳出了一曲勝利的頌歌,這支旋律從銅管樂器的戰(zhàn)斗吶喊中發(fā)展出來,但它的純樸明朗,就像是一支具有舞蹈性節(jié)奏的歡快民歌。緊接著,木管樂器呈示出的充滿必勝信心的斗爭動機,和勝利頌歌的主題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氣勢磅礴的斗爭場面。
八角鼓,又稱單鼓。滿族、白族、漢族拍擊膜鳴樂器。因鼓身呈八角形而得名。流行于北京、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