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來,多少可愛的小提琴琴童在我眼前成長,他們活潑地拉著琴,體驗著拉琴帶給他們的困難和歡樂。他們每個人,和他們的家長,都有過喜悅,有過苦惱,更有著音樂帶給他們的無比美好的感受與滋養(yǎng)。我想以教導他們的經驗,和孩子正在學小提琴的家長聊一聊。
講究方法事半功倍
好的教師除了要教給學生規(guī)范的基本功,還應該教會學生科學的練琴方法,使他們能有效地利用時間事半功倍地掌握提琴。要做到這點,家長與老師的配合及對孩子的監(jiān)督是很重要的。
每天定時認真練琴
練琴定時,可使孩子感覺到練琴和吃飯、睡覺一樣是每天必須做的事情。練習時要減少干擾,房間里不要有人進進出出或在旁邊講話,更不要看電視、聽音響。不想練琴時,小孩子會有對付大人的辦法,不外乎以下三招:練了一會兒,要喝水了;過一會兒要撒尿了;再就是要抓癢了。因此,練習之前,家長要先把這三件事給孩子解決好,練習過程中就不允許中斷了。初學琴的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一般只有20分鐘左右,但練習時間得安排3刻鐘以上。這樣,在養(yǎng)成每天練琴習慣的同時,也鍛煉了孩子的自控能力,有效延長了孩子集中精力的時間。
眼、耳、手、腦并用
不少家長以為練琴只是練手指靈活,其實不然。從技術上講,拉琴要識別音高、區(qū)別音準、計算節(jié)拍,還要注意左右手手形的正確,按指、運弓方法的規(guī)范、以及音樂表現(xiàn)的輕響強弱、跌宕起伏和內心感受等等,這絕不僅僅是手指起落的事,而必須是眼、耳、手、腦的綜合活動。在這活動過程中,啟發(fā)和幫助孩子多用耳朵聽——檢驗效果,多用腦子想——分析問題,會大大提高練習效果,同時也開發(fā)了孩子的智力和音樂潛能。
唱音名,背樂譜,親近音樂
建議從一開始學,就養(yǎng)成識譜、邊拉邊唱音名的習慣,這不僅利于孩子辨別音高、音準,而且拉熟了自然也就背出來了,方便記憶。我有一組上海市音樂幼兒園的學生,十個孩子上集體課,3年來,上課從來不用譜架,都是在心里唱著音名背奏的,。這些孩子不僅音樂感覺好,還養(yǎng)成了固定調的良好習慣。
打上括號,解決難點
不少家長很想嚴格要求孩子,規(guī)定每天每條練習從頭到底拉10遍,要是不乖,明天得拉20遍。結果事與愿違,反而把錯音、斷處給練“熟”了,以后很難以糾正。到回課時,錯音、不準的音數(shù)不勝數(shù),困難片段更是斷斷續(xù)續(xù)、拉拉停停,不能順利通過。我常對孩子說:“如果你手背上被蚊子叮了一個疙瘩,你得來來回回地抓抓這個疙瘩,使它不癢?偛灰姷冒颜麠l胳膊從上到下一遍遍去抓吧?同樣,你有一個地方拉錯了,就像一個蚊子咬的疙瘩,你只要把這個小節(jié)來來回回地練練,使它不錯就行了,不必把整條曲子從頭到底地拉!毕駷橐粋疙瘩抓整條胳膊那樣!迸龅接欣щy的幾小節(jié),打上括號,每天練習時,先練括號,解決難點,這樣能有效地利用時間,做到事半功倍,還使孩子在巧練中,學會找到關鍵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練琴時的速度
每當老師布置了一首新的練習或曲子,孩子常會興致勃勃,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拿起來就拉,由于沒有冷靜地分析而造成各種錯誤。正確的做法是:開始練習前,先把譜子搞清楚。先看調號,是升號,還是降號?而且要當心臨時記號。別忘了臨時記號在一小節(jié)內都是管用的;然后看拍號,幾分音符為一拍?一小節(jié)有幾拍?別把拍子搞錯。還有,音符上下會有指法記號、弓法記號、弦的記號、表情記號等等,這些都是表現(xiàn)音樂內容必須做到的。所以練琴要“分析清楚,頭腦先行”。
開始練習時,一定要放慢速度,拉對拉準。因為孩子會先入為主,若一開始拉錯了,則很難糾正,以后到這兒就錯,就停,使音樂連貫不了。另外,要分段練習,像一段段吃甘蔗那樣,把一小段練順、練熟了再來一段,這樣容易形成正確的印象。所以說要想拉快,先得慢練,否則欲速而不達。只有做正確了,才能享受完整而又完美的音樂,同時對孩子的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也是很好的鍛煉。
創(chuàng)造表演的機會
孩子都有很強的表演欲望,教師會盡量安排各種演出,每人都在鋼琴伴奏下把同一首曲子獨奏一遍、排練一些齊奏曲目、一起參加各種演出等。家長也可以為孩子創(chuàng)造表演的機會。一般孩子學了3個月,就可以“上臺”了。家中有人過生日,可以用D調演奏“生日快樂”,過年時可以拉首D調的“新年好”,家長單位的聯(lián)歡會、親朋好友相聚時,都是孩子的表演機會。一曲拉完,大家鼓掌稱贊,家長倍感自豪,孩子也得意洋洋,學習勁頭倍增,感受了音樂給予的歡樂和表達感情的美好。
給家長的小技巧:“連哄帶騙”、獎罰分明
上,F(xiàn)在有很多藝術幼兒園和少年宮,不少三四歲的孩子就開始學琴了。學小提琴過程中拉音階、雙音、練習曲等較枯燥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這和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相矛盾,所以開始階段孩子大多不會主動去練習,老師和家長必須有一些“連哄帶騙”的本事。比如黃蒙拉(49屆帕克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金獎獲得者)小時候一次上課邊拉邊掉眼淚,我說:“啊呀!怎么下雨啦?老師是不是要撐把傘再教你呀?”小蒙拉聽了破涕為笑,但又委委屈屈地問:“為什么別的小朋友可以出去玩,我要拉琴呢?”我說:“你不是叫蒙拉嗎?蒙拉——夢拉,白天要拉琴,夜里做夢還要拉呢。”小蒙拉信以為真,又說:“不過,我沒時間玩了呀!”我說:“你知道‘拉琴’的英文怎么說嗎?play violin,這個play就是玩耍的意思。拉琴就是玩琴,很好聽,很好玩呀!”小蒙拉想想也對,收住眼淚,乖乖地拉下去了。我們做大人的,既然這么愛孩子、了解孩子,總是能針對孩子的特點,想出辦法,“哄著騙著”幫助孩子學下去的。學琴過程中,孩子的情緒常有起伏,因而軟硬兼施、獎罰分明還是必要的。我在教上海市音樂幼兒園的集體課時,采用了記五角星的獎勵辦法:回課時注意力集中、功課完成好、回答問題快的孩子都可以得到五角星。孩子們很在乎自己上課得到幾顆星,每得一顆,都會回頭得意地看看家長,有時下課后還會來核對:“我今天得了三顆星,對嗎?”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才放心離去。五角星一學期結算一次,前三名可以得到小音盒、吊鈴、琴譜等獎品。而家長也都給予配合,每周回課后,根據孩子得的五角星的多少,相應地給予獎勵或懲罰。曾有一個拉得很好的小姑娘,忽然老愛在鏡子前東照西照,不肯好好練琴,連續(xù)三四周的作業(yè)完成不了。那次上課她穿著長線褲,我“警告”她:“如果你還不認真練習,就一直穿著這條褲子不許換下來。還有兩個星期就是兒童節(jié)了,你也不能穿裙子!奔议L也連聲說:“對,對,練不好就一直穿這條褲子,到大熱天也穿這條!”結果下次回課,她就拉得很正確、很認真,“六·一”也穿上心愛的花裙子了。黃蒙拉的父親是手持戒尺陪他練琴的,若蒙拉心不在焉“磨洋工”,那就得請他“吃一頓”了,可以說立桿見影、效果顯著。當然,獎罰之中應該以獎勵為主。孩子都有自尊心,表揚能激發(fā)孩子的上進心,但懲罰也是不可或缺的輔助手段。比如:罰周日不去公元玩了:不去吃肯德基了:不能看動畫片了:把小汽車和抱抱熊放到大櫥頂上不能玩了等等,都能幫助孩子建立起是非分明的觀念和認真練習的好習慣。必須注意的是,陪孩子練琴,對家長是個耐心的考驗。孩子想出去玩不肯專心練琴;動腦分析不夠、錯誤改不了;機能緊張、動作不放松、不規(guī)范等等都會使家長火冒三丈,輕則訓斥,重則亂打,以發(fā)泄自己的怨怒。這是絕對沒有好處的,它不僅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更會使他懼怕和厭惡提琴,這也是和家長讓孩子學提琴、學音樂的初衷背道而馳的。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羊皮鼓。漢稱羌鈴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