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札記:走進維也納中央公墓音樂家園區(qū)
奧地利維也納中央公墓位于維也納東南部,是歐洲第二大公墓,目前占地240公頃,共有33萬座陵墓,自建成以來先后安葬了250多萬人。
中央公墓是十九世紀初奧地利帝國的第一位皇帝弗朗茨·約瑟夫(1804—1835)在位時修建的皇家陵園,距今近220年歷史,是王公貴族的靈柩安葬地。二戰(zhàn)以后的1874年,奧匈帝國治下的維也納政府決定開辟墓園榮譽區(qū),凡對國家和民族作出過貢獻被授予榮譽的科學家、藝術家和社會名流,逝世后可免費獲得一塊墓地。自此,安葬和遷葬的各界榮譽名人逐漸增多,中央公墓的規(guī)模也不斷擴大,成為維也納最有影響的公墓,歷史上許多維也納乃至奧地利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等各界名人都安葬于此,在奧地利的社會生活和文化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使維也納中央公墓聲名遠播的,卻不是這些名門政要,而是位于中央公墓32A園區(qū)的音樂家墓地。這里安葬著貝多芬、舒伯特、莫扎特、勃拉姆斯和施特勞斯父子等20多位世界著名音樂家和藝術家,是維也納著名旅游景點,也是維也納之旅和音樂愛好者朝覲的圣城。
中央公墓大門前矗立著兩座尖塔型的弗蘭茨一世皇帝紀念碑,進入大門,是一條筆直寬闊的柏油馬路,盡頭是一座綠頂教堂和一座“新藝術建筑流派”的分離派風格教堂。
中央公墓園區(qū)的音樂家墓地園區(qū),有160多年前的1859年維也納音樂之友協(xié)會(Gesellschaft der Musikfreunde in Wien)為莫扎特在公墓園區(qū)修建的一座青銅紀念碑,音樂家墓區(qū)的布局由此展開。莫扎特生前被譽為“音樂神童”,一生非常貧困,1791年12月5日夜晚,這位天才音樂家被匆匆下葬,與他人合葬在圣馬克斯公墓一側(cè)貧民的墳堆里,沒有親屬在場,連墓碑都沒有立,直到1855年才被確認具體位置,F(xiàn)在給他修整墓穴,立了一座小天使雕像:一個小天使用手支著頭靠著碑柱,這墓地還在原來圣馬克斯公墓,現(xiàn)在旁邊貧民荒煢已成平地。為了讓后人記住莫扎特的勵志人生和這段歷史,決定不遷葬他的遺骨到中央公墓,而是重新在公墓為他矗立一座紀念碑,保留原來的墓地,讓后人瞻仰。
而后,中央公墓布局規(guī)劃為32A園區(qū),以莫扎特的青銅紀念碑為中心,呈半環(huán)形依次分布,先后遷(安)葬了眾多的藝術家名流的遺骸到這個園區(qū),其中包括20多位音樂家。莫扎特中心青銅紀念碑,底座是莫扎特側(cè)面頭像,頂上的音樂女神雕像低頭垂手坐在一摞樂譜稿上,手上還拿著一頁未完成的樂譜。
貝多芬墓在莫扎特紀念碑的左后方,全名:路德維!し病へ惗喾遥↙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鋼琴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與海頓、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稱為“維也納三杰”。白色大理石錐形的白色大理石墓碑,造型簡潔方正,墓碑中間是一架金色的豎琴,頂端是一條蛇圍住一只展翅欲飛的金蝴蝶。蝴蝶象征著渴望自由飛翔的貝多芬,蛇則象征著病魔。
舒伯特的墓在莫扎特紀念碑的右側(cè),全名:弗朗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1828,)出生于維也納,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后一位巨匠。舒伯特非常欽佩貝多芬的音樂才能,自視為貝多芬的學生,1827年舒伯特舉著火把參加貝多芬的葬禮,次年因罹患傷寒無錢醫(yī)治而亡,卒年只有31歲。臨終時留下遺囑,請求葬在貝多芬旁邊,伴隨著他心目中最崇拜的樂圣。舒伯特生前因為得不到官方賞識和出版商的認可,無法發(fā)表自己的作品,也沒有聽過自己創(chuàng)作的交響曲的演出。然而,他的600多首藝術歌曲被維也納人廣為傳唱,家喻戶曉,被譽為“藝術歌曲之王”。這兩位音樂大師都一生清貧,最初都被埋在小公墓,直到1888年,音樂之友協(xié)會才將他們一起遷到中央公墓,并按舒伯特的遺愿,和貝多芬墓平行而立。舒伯特的墓碑也是2米多高白色大理石,墓碑上雕刻著展開雙翅的繆斯女神正在給舒伯特戴上音樂桂冠,小天使向他獻上花籃。墓碑上篆刻著人們對他崇高的評價:死亡把豐富的寶藏和更加美麗的希望埋葬在這里了。
小約翰·施特勞斯(1825-1899),“圓舞曲之王”,是老約翰·施特勞斯的長子,著名的作曲家、指揮家、小提琴家,施特勞斯家族的杰出代表。小約翰墓地,就在貝多芬和舒伯特墓的對面。墓碑上女神撫弄金色豎琴,一對小天使在演奏圓舞曲,一對小天使跳起華爾茲,小約翰頭像面向人們微笑。老約翰死后,他將父親的樂隊和自己的樂隊合并,演奏本人和父親的作品。1855-1865年應邀在圣彼得堡指揮夏季音樂會十年,1863-1870年任皇室宮廷舞會指揮。
看著小約翰微笑的神情,驀然回想1872年小約翰受邀參加波士頓美國南北戰(zhàn)爭勝利和平慶典的往事。在人高馬大的美國警衛(wèi)護送下,走上高高的指揮臺,面對十萬瘋狂的美國樂迷,指揮1087件樂器的樂隊和17282人的大合唱《藍色多瑙河》。“突然一聲炮響”,這是慶典開始的約定,我趕緊向百名美國指揮助手發(fā)出“第一個指揮手勢”,所有的百名助手也高高地舉起了雙手。音樂聲起,十萬觀眾的掌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和歌聲響成一片。當時的《波士頓郵報》評論的標題:“美國人唯一愿意為之加冕的國王”。美國樂迷爭相請求簽名,哪怕只要“用筆畫一下”,女樂迷甚至千方百計要索取小約翰的頭發(fā)做紀念,機靈的隨從從帶來的一條狗身上剪下一些狗毛來冒充,“否則,約翰·斯特勞斯的頭發(fā)拔光了也不夠用”。(李嵐清《音樂筆談札記二)
約翰內(nèi)斯·勃拉姆斯(1833-1897)生于漢堡,逝于維也納,是德國重要的浪漫派音樂家,德國古典主義最后的作曲家。但他的大部分作品是在維也納創(chuàng)作,是維也納音樂領袖之一。父親是低音提琴手,7歲隨父親學鋼琴,10歲便在水濱酒吧里演出,十五歲時舉辦了個人獨奏音樂會。寫了不少沙龍音樂作品,包括多種舞曲、進行曲和管弦樂曲等。勃拉姆斯一生雖然只寫了四首交響曲,但仍被稱為是貝多芬以后最偉大的交響曲作曲家之一,在維也納音樂之友協(xié)會大廈金色演播大廳對面的音樂廳,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勃拉姆斯廳。
勃拉姆斯和小約翰是生前摯友,他的墓碑與小約翰的墓碑相鄰,繼續(xù)他們生前的友情。勃拉姆斯墓碑上是用手支著頭面對著樂譜沉思的半身雕像?粗匪钩了嫉牡裣,腦海里總會浮現(xiàn)當年他和克拉拉凄美的愛情故事。勃拉姆斯是舒曼的學生卻對大他14歲的師母克拉拉懷著如圣母般的愛戀,寫了無數(shù)封情書卻一封也不曾寄出。舒曼兩次自殺后進精神病院,勃拉姆斯前去照料,舒曼英年早逝,積極支持“視鋼琴演奏為生命”的卡拉拉的個人鋼琴演奏會,幫助照料最大才14歲象音符一樣的七個孩子。克拉拉是德國有巨大影響力的鋼琴家兼作曲家,她的頭像印在德國面值100馬克的紙幣上。勃拉姆斯晚年在維也納,克拉拉住在德國萊茵河畔的杜塞爾多夫,63歲身患癌癥的勃拉姆斯獲知克拉拉亡故的電報,匆忙中登上火車,火車卻馳向相反方向。輾轉(zhuǎn)來到克拉拉的葬禮上,顫抖地拿出他準備為克拉拉77歲慶生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四首嚴肅的歌》放在克拉拉的棺木前。次年,為心中愛慕的鋼琴女神和作曲家終生未娶的勃拉姆斯,因患肝癌終老而去。這里找不到舒曼和克拉拉的墓地,德國波恩是他們的靈魂棲息地。
尼古勞斯·敦巴(1830-1900)奧地利實業(yè)家、自由派政治家、藝術贊助人和收藏家。與勃拉姆斯墓碑相鄰,墓碑是站立全身的雕像。
維也納中央公墓以一座氣勢宏偉的分離派風格的教堂為中心發(fā)散開去。由于占地面積大,墓地分成眾多的墓區(qū),包括不同的宗教墓區(qū)。站在公墓中心放眼望去,在綠樹掩映中的墓區(qū)讓人感到的只有寧靜祥和,無孤寂悲涼之感。同時,公墓里材質(zhì)不同、造型各異的墓碑如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令人嘆為觀止。公墓是人們靈魂棲息地,在維也納中央公墓卻視如一座藝術殿堂,是人們公認的維也納最美的景點之一。
莫扎特,全名:沃爾夫?qū)ぐ數(shù)蠟跛埂つ兀╓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奧地利作曲家,生于奧地利薩爾茨堡,卒于維也納,終年35歲。莫扎特一共創(chuàng)作了22部歌劇、41部交響樂、42部協(xié)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鳴曲、室內(nèi)樂等作品。他的《安魂曲》成為宗教音樂中難能可貴的一部杰作,《費加羅的婚禮》和《唐璜》和《魔笛》是最著名的歌劇。
莫扎特無法忍受宮廷大主教的凌辱,毅然向大主教提出辭職,到維也納謀生,是奧地利歷史上第一個有勇氣和決心擺脫宮廷和教會,維護個人尊嚴的作曲家。
老約翰·施特勞斯,全名:約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勞斯(Johann Baptist Strauss)(1804-1849),通常被稱作約翰·施特勞斯一世或老約翰,奧地利作曲家,與約瑟夫·蘭納一起普及了圓舞曲,并為其兒子小約翰·施特勞斯的卓越成就奠定了基礎,被稱為“圓舞曲之父”。他最著名的圓舞曲是《萊茵河女妖羅蕾萊》(作品第154號),最著名的進行曲作品是《拉德茨基進行曲》(作品第228號)。
約瑟夫·斯特勞斯(Josef Strauss(1827-1870)是老約翰第二個兒子,小約翰·施特勞斯的弟弟。奧地利輕音樂作曲家、指揮家、小提琴家。1853年開始從事指揮和作曲,后任宮廷舞會的指揮。作品以鋼琴小品和舞曲為主,共計三百余首,風格與小約翰·施特勞斯極其相近。
愛德華·施特勞斯(Eduard Strauss)(1835-1916)老約翰第三個兒子,小約翰的二弟。1859年2月5日首次在蘇菲大廳任舞會指揮。創(chuàng)作的作品近300首,成就不如他的兩個哥哥。老約翰死時才14歲,也十分喜愛音樂,是歌劇院熱情的常客,開始學習作曲,學習小提琴和豎琴。
約瑟夫·蘭納(Josef Franz Karl Lanner)(1801-1843)全名:約瑟夫·弗蘭茨·卡爾·蘭納,著名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蘭納是第一位把奧地利鄉(xiāng)間舞曲改良為圓舞曲的維也納作曲家,奧地利音樂界評價納蘭與老約翰共同奠定了維也納圓舞曲的結(jié)構(gòu)基礎,是奧地利圓舞曲的奠基人。約瑟夫·蘭納的陵墓與老約翰的陵墓相鄰,32A-15&32A-16,探訪中央公墓的旅人很難辨識音樂名人的陵墓,因為多數(shù)墓碑用德語鐫刻!
弗蘭茲·馮·蘇佩(Franz von Suppé)(1819-1895),奧地利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指揮家。少年時代擅長演奏長笛,十三歲學習和聲,十四歲開始作曲。后隨母遷居維也納,并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畢業(yè)后主要擔任維也納各大劇場的指揮。作品以輕歌劇、喜劇配樂和舞劇為主,共計二百多部。
維也納中央公墓,32A園區(qū)是較為集中的音樂家陵墓群,其它園區(qū)還有許多音樂藝術方面做出貢獻的音樂藝術家分散在各園區(qū)。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