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晚,在結(jié)束了“中國音協(xié)鋼琴學會成立兩周年音樂會”的精彩演出后,著名青年鋼琴家陳韻劼接受了國內(nèi)各大媒體的專訪。
陳韻劼被稱為“當代中國最優(yōu)秀的青年鋼琴家之一”,12歲起開始在世界各大鋼琴賽事中屢獲大獎。他是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主科教研室近年來引進的首位教師,門下學生成績優(yōu)異。他也是中國首位公演全套斯克里亞賓奏鳴曲的鋼琴家,精彩的演奏獲得了國際眾多著名鋼琴大師的盛贊。在當晚的專訪中,陳韻劼與媒體朋友開懷暢談,共同分享音樂帶給人的震撼和感動。
宜昌的觀眾讓人印象深刻。
第一次來宜昌,陳韻劼就對宜昌的鋼琴文化氛圍和市民的音樂修養(yǎng)感到驚訝,也深深體會到了宜昌“鋼琴之城”這個稱號的名副其實。陳韻劼說,宜昌雖然沒有完全意義上的專業(yè)音樂院校,但在“中國音協(xié)鋼琴學會成立兩周年音樂會”的整個過程中,觀眾的表現(xiàn)卻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演奏者與臺下觀眾的交流往往是內(nèi)在的,臺上的演奏者會大概知道臺下觀眾是一個什么樣的心態(tài)。而當晚的演出,陳韻劼很明顯地感覺到觀眾是帶著很強的興趣、專注和尊重在聽。在形容當晚觀眾的表現(xiàn)時,陳韻劼用了“非常有修養(yǎng)”這個詞。他說,這也表明鋼琴作為一個藝術(shù)門類,在宜昌受到了非常好的尊重、培養(yǎng)和發(fā)展,對于宜昌這樣規(guī)模的城市來說,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也說明這個城市有非常獨特的東西存在。
音樂學習是一種機緣巧合
在采訪中,陳韻劼始終在強調(diào)一句話:要想在鋼琴的道路上走得長遠,光靠興趣是遠遠不夠的。學習鋼琴,不僅要有一定的才能和天賦,更重要的是毅力、恒心和犧牲精神,因為這是一件非常耗時力、需要有很多犧牲的事情。但有時候往往很大的犧牲,換來的結(jié)果也并沒有多么“了不起”。只有能夠做到犧牲并且能堅持下去的人,才可能在這條路上走得長遠,但這一點,往往很少有人能做到。
說起中外鋼琴教育模式的不同,陳韻劼說,和外國比起來,因為中國大多是獨生子女,因此家長對孩子在音樂教育上的投入會更集中一些,并且起步更早。但是,鋼琴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前期的基礎(chǔ)學習結(jié)束后,能夠促使學生提升并讓他能在鋼琴道路上堅持下去的,是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這也是為什么中國的學生,進入到音樂學院的深造階段就會變得有點松散的原因,因為這可能不是他們自己選擇的道路。
在西方的音樂學院里,整體的藝術(shù)氛圍可能會更加濃厚,因為只有發(fā)現(xiàn)孩子有這方面的天賦和濃厚興趣時,美國的家長才會著重對孩子進行音樂培養(yǎng)和教育投入,因此,在西方,如果一個學生能走到音樂學院的地步,說明學生本人的動力很強,因此更容易堅持下去。陳韻劼說,音樂學習是一個很微妙的東西,不是數(shù)學公式,看了就會,不會還能補習,藝術(shù)類的東西需要一個機緣巧合。
或許在音樂的世界里,有時即使贏在了起跑線上,也未必能笑到最后。因為音樂是一門藝術(shù),而在藝術(shù)的世界里,努力和功利,似乎都不是那么有影響力。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