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樂器。因鼓身用鐵鑄成,故漢族稱鐵鼓,又有冬巴之稱。流行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歷史久遠。納格拉與西洋樂器定音鼓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們同起源于西亞和阿拉伯伊斯蘭教國家的罐鼓。這是一種類似鍋形、鼓框用陶土或金屬制成的鼓,蒙以駱駝皮,在民間音樂中總是一大一小的成對使用,以小棰敲擊,發(fā)出“咚、噠”的音響。至今它的阿拉伯名字還叫納格拉。隨著民族間交往的頻繁,公元5世紀時,納格拉經“絲綢之路”東傳我國,在維吾爾族民間廣為流行,用于宗教節(jié)日演奏。后于1759年傳到我國中原。清代《皇朝禮器圖式》將其列入回部樂,清《欽定大清會典圖》載:“哪噶喇,鐵匡冒革,上大下小,形如行鼓,……兩鼓相聯(lián),左右手各以杖擊之。”
鼓身用生鐵鑄造而成(也有銅制),鼓腔中空,上口較大,下底較小,外形呈花盆狀。鼓身兩側各設有一個環(huán)耳,以便于搬動時作把手。鼓上口蒙以牛皮、羊皮、驢皮或駱駝羔皮,鼓皮四周由繩索拴系勒緊于鼓身中腰(圖)。納格拉通常大小兩個組成一對,鼓面直徑,大者25厘米~27.5厘米、小者18厘米~20.5厘米、鼓高20厘米~30厘米。因鼓身和鼓面大小不同,發(fā)音高低也有區(qū)別,兩鼓多定成四度或五度關系。還有一種低音納格拉鼓,又稱冬巴,比小納格拉的體積大三四倍的大鐵鼓,鼓面直徑45厘米、鼓高40厘米,可發(fā)出渾厚而粗壯的低音。
演奏時,將鼓置于地面,由一人雙手各持一根長而稍彎的木棰,右手敲擊大鼓,左手敲擊小鼓。大鼓發(fā)出“咚咚”的低音,小鼓發(fā)出“噠噠”的高音,音響鏗鏘、雄厚。演奏方法有單擊、雙擊、滾奏或悶奏等,并可運用鼓心、中圈、外圈或鼓框等不同部位,獲得不同的音色。兩鼓并可交替演奏。低音納格拉鼓,則由一人右手持單棰擊奏。常用于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鼓吹樂合奏及民間歌舞伴奏。維吾爾族的鼓吹樂樂隊,由一支蘇爾奈、一對納格拉和一個低音納格拉組成,蘇爾奈吹奏曲調,納格拉和冬巴敲擊節(jié)奏。有時樂隊要用到三對納格拉,分為頭鼓、中鼓和尾鼓。頭鼓多由技藝高超的演奏者執(zhí)棰,奏出復雜多變的鼓點,中鼓和尾鼓則敲出節(jié)奏。冬巴鼓在合奏中只敲擊基本節(jié)奏,即一拍擊一下,不單獨演奏。由一個冬巴、兩支蘇爾奈和三對納格拉組成的合奏,可產生莊嚴、雄偉的音響效果,只用于盛大民族節(jié)日和婚禮喜慶等場合。在一般民間器樂合奏和歌舞伴奏中,只用一對納格拉即可。它還可以和達卜一起合奏。維吾爾族的鼓吹樂曲隨著歌舞的發(fā)展,形成結構龐大的樂曲,在北疆伊犁地區(qū)流傳 有《賽乃姆》、《雙賽乃姆》、《洛克沙勒》、《洛克沙勒花兒》、《古杜姆》、《木夏烏熱克》、《薩里哈》、《紐威特》、《庫爾特》、《月蘭》、《夏地亞那Ⅰ》、《夏地亞那 Ⅱ》等十二套傳統(tǒng)樂曲,題材廣泛,節(jié)奏明快,既有用于宗教、迎賓的樂曲,又有適于野游 、圍獵的樂曲,還有用于婚禮和麥昔若甫的樂曲。每套多由二至四個不同的曲調組成。維吾爾族人民信奉伊斯蘭教,每逢肉孜節(jié)或庫爾班節(jié),在高大的清真寺樓頂上,樂手們敲響納格拉,吹起蘇爾奈,遠近群眾聚集在寺前的廣場上,隨著鼓樂聲歡樂而舞,這種節(jié)日慶祝活動,既盛大又壯觀。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收藏有多對納格拉。其中兩對,大者鼓面直徑分別為27.5厘米、29.5厘米,底徑分別為18厘米、16厘米,鼓高分別為24厘米、25厘米;小者鼓面直徑分別為21厘米、22.2厘米,底徑同為12厘米,鼓高分別為13厘米、17厘米。此外,還珍藏著一對用核桃木作鼓身的納格拉,是20世紀50年代前蘇聯(lián)阿塞拜疆共和國贈送我國的禮品,大鼓高18.5厘米、鼓面直徑19.5厘米,小鼓高 17.5厘米、鼓面直徑15.5厘米,均以羊皮蒙面,用繩索張緊,制作工藝精細,木紋清晰美麗。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