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要明確學習的目標。有沒有練習目標,是影響練琴效率最為重要的因素。有的人雖然表面上很用功,但是進步甚微,甚至越練越差,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練琴缺乏目的性。而一旦目標明確,則練琴的興趣、勁頭就比較大,如果有了效果,那更是增強了學習信心,興趣又得到了進一步激發(fā)。這樣就形成了練琴的良性循環(huán)過程,效率當然高了。因此,練琴時,一定要根據(jù)練習的內容,不斷提出練習目標,并構思達到目標的初步過程預設。只有這樣,才能使進步“看得見”。
目標可以分長期目標和就近的目標進行制定。長期目標當然就是盡快使自己的二胡演奏得心應手了。但是,更為主要的是,學習者根據(jù)自己的各自情況制定切合實際的近期目標。近期目標越是具體可感,練習的效果就越好,進步就越大!另外,盡量讓這一目標難易適中也是重要的。太難則會因久久達不到而失去信心,太容易則使自己產生驕傲情緒而懈怠練琴意志。因此,有句話叫“跳一跳,把果子摘到”,非常適合于目標制定的原則要求。
第二是要速度與準確性兼顧,齊頭并進。許多研究表明,先重視準確性還是先重視速度,對練琴的進步程度大有關系。一般來說,準確性是第一位的,先求準確,再求速度。因此,剛開始練習時,要力求動作的準確有效,沒有多余動作。但也要注意,我們平常說“熟能生巧”,意思好像是,只要我天天注意準確性,隨著熟練程度的加強自然就快了。這種理解其實是有問題的。因為快速的感覺與慢速的感覺還是有區(qū)別的,所以正確的練習法應該是在以準確性為基礎的情況下,也要兼顧快速的練習,兩者相輔相成,不能偏廢哪一個方面。
第三是要注意練習時間的分配。練琴時間一般分成大塊時間集中練習和片段時間分散練習兩種。心理學研究表明,分散練習的總體效率比集中大塊時間練習的效率要高。這大概是因為人過一段時間就會有疲勞感,在疲勞感來臨時練琴肯定效果會差一些。上海有個琵琶老師叫顧鳳賓,他出了一本《琵琶教學與演奏》的專著(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年版),書中將琵琶學習歸結為“一心二意三節(jié)四圓五行六松七情八明九操十合”,其中的“五行”,指的是練琴要講求與天地時序規(guī)律相契合。我們吸取顧老師的建議,平時也應該有這樣的觀念,尋找自己精力最為充沛的那個時候來練琴,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第四是要注意練習方式的選擇。從練琴到掌握二胡技能之中有個過程,所以練琴方式的好壞對技能的形成有很大影響。有的人,拿起二胡來,不假思索,一首曲子從頭到尾一遍一遍地過。這樣的練習方式很難說有什么效果,因為時間長,可注意的東西多,不能很好地注意自己薄弱的、需要多加練習的那些東西,有些錯誤的動作又在一遍遍反復,干擾了正確動作的形成。因此,我建議采用以下練琴方式:第一種,先唱一遍譜,把重點片段挑出來,然后預想一下動作過程,再用二胡練習幾遍。第二種,先用二胡試奏一遍譜(最好用錄音機錄下來),然后分析試奏的過程,將重點、難點找出來,再分別加以練習。兩者都是為了解決樂曲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這些也是影響樂曲演奏的障礙部分。只有掃除了障礙,演奏整首曲子才可能流暢。千萬不能貪圖一時過癮而對某些或某個重點、難點而有所忽略,因為,這也許是你登臺演奏時將要暴露的致命弱點。大家玩過電腦吧,電腦死機的原因據(jù)說很復雜,但就是因為一點點小小的毛病而導致整個系統(tǒng)“癱瘓”,所以,重視重點難點,將他們先掌握,是取得流暢演奏的前提。
第五要注意學習的反饋。也就是要知道自己到底是練對了還是練錯了。這主要通過看和聽以及感覺來判斷。當然,音樂嘛,肯定是聽覺是第一位的,所以,先培養(yǎng)用耳朵聽,聽自己的音色、音準節(jié)奏等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但是也可以通過看,練琴時,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左右手是否放松,弓路是否平直,都是很好的反饋方式。而運弓、觸弦力量的大小是靠觸覺來反饋的。一個好的練琴者,是應該能很好地綜合運用這幾種反饋方式的。我過去練琴,每當學習到一個新的技巧,我都會去南師大音樂系一個大的舞蹈房照照鏡子,這樣會保證大動作沒有問題。
第六要排除“負遷移”的干擾。所謂“負遷移”就是已經學過的一個技巧對將要學習的新技巧產生干擾作用。比如剛學了外弦的拉法,接著學內弦,由于外弦的用力方向是向外的,肯定會對內弦向內的用力方向產生干擾。但是這也不是絕對的,比如學習了外弦的拉法,再學內弦,對弓路的平直的掌握還是一樣的,就省卻了不少心思。這又是“正遷移”了。所以在練習時,最好能認真研究一下,看看新舊技能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這樣在心中有數(shù)的情況下,克服干擾,利用“正遷移”的效果就更明顯了。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高胡 高胡又稱粵胡、南胡。是本世紀三十年代,著名廣東音樂家呂文成將二胡習用的絲弦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