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示范性教學中的“口傳心授”
劉明源老師的教學,是將自己作為演奏家的經驗和感受,傳授給學生。他的教學仍然是傳統(tǒng)的、經驗傳授式的、示范性的。概括起來講,就是“示范”性的“口傳心授”。示范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在傳統(tǒng)的民族器樂教學中,也是最主要的教學方法。劉明源在教學中,特別注重讓學生了解戲曲的風格。他年青時,就是從這種環(huán)境中泡出來的,F在的學生沒有這種環(huán)境,他就常讓學生聽戲曲。他上課時講的最多的,是各個地方音樂的味道。認為這是中國民族音樂的精華,是最值得強調的。
劉明源老師的教學,和他的演奏是密不可分的。在演奏上,他更多的是靠直覺。同樣,在教學上,他不講過多的理論,更多的是直觀的給學生做示范,讓學生逐漸熟悉、了解所要求的風格,進而掌握演奏方法。
劉明源是一個非學院派出身的大師,他的教學與他的演奏密切相連,這與音樂學院出身的演奏家的教學方式不太一樣。他的演奏千變萬化,他的教學也延續(xù)了這一特點。他在課堂上給學生呈現的,不是某種固定的演奏模式,而是千姿百態(tài)的演奏方式和非固定模式的教學。由于他的演奏靈活多樣,因此他的課上對學生在演奏上的音樂要求,也不是單一死板的,對于學生的演奏,只要是合理的,他都會贊同。
劉明源的教學是以做示范為主,保留傳統(tǒng)的口傳心授方式,但他的示范每遍都不太一樣,如果把他每遍演奏的處理都記下來,會發(fā)現里面有很多巧妙的安排,這些東西就像豐富的寶藏一樣,蘊含在他的身體里,每次給學生做示范都會順手拈來,組合成好聽的形式,而每遍音樂里面都有很多可以供學生研究推敲的東西。他教給學生的是一種表達音樂情感的方式規(guī)律,而不是單一死板的一種拉法。
在一般的學院派的器樂教學中,老師對學生在音樂上的要求都很明確,甚至很精確,學生自己完成樂曲的時候,也一直都讓自己選擇一種音樂的處理方式,掌握一種最穩(wěn)定的表達,目的就是讓它萬無一失,有百分之二百的把握去考試。而劉老師的學生,如果樂曲演奏的和老師拉的不一樣,但是在音樂中,跟他表達出來的情感、分寸、氣質、韻味一樣,并且也符合了音樂的靈魂,他就會說你好。即便你演奏的所有滑揉手段全都和劉老師一樣,但是并沒有把他要求的情感表達正確,他就會說你不對。我們平時習慣于用一個基礎的框架、骨骼去衡量、評價音樂,而劉老師要求的是那些相當于血肉的東西,所以和劉老師學琴,慢慢就會知道他要求的是譜面上之外的東西,思想會逐漸變得開闊,而不是局限在一兩種表現上,他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有很多都是很優(yōu)秀的,而且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
劉老師經常給學生做示范,開始的時候同一個曲子他會和你演奏的一樣,做過幾次示范,等你慢慢熟了以后,他就不跟你拉的一樣了,就會換一個不同調的琴和你演奏,好像給你托著伴奏一樣,實際上在他托著的這個過程中,就給了你很多信息,甚至拉著過門兒來幫助你理解這首樂曲的起承轉合,就像民間藝人在一起玩音樂的狀態(tài),在很放松的氛圍中教學。宋飛曾說:“劉老師的這種教學狀態(tài)就是很個性的,這也許是他能培養(yǎng)出來這么多有個性學生的原因吧。從他身上我能感覺到音樂其實很簡單,非常輕松,并沒有那么復雜。劉老師演奏的那種隨心所欲的程度就像我們平時生活當中條件反射一樣脫口而出。就像他聽完我拉《野蜂飛舞》后去模仿,沒有考慮用什么指法,只是想把那個音樂復述出來,他就下意識的隨便用什么手段和指法拉出來了,然后他就告訴我說你是練了會的,你什么時候能不練就會。表面上這是一種玩笑,但實際上是一種理念,追求自己音樂狀態(tài)的一個方向,這是我們在音樂學院的規(guī)范下教學中從來沒有講過的,要去忘掉一些規(guī)律,都認為練一千遍就行,練兩千遍就更行,就是在這種概念下去練習的,當然在技能訓練上需要那樣的階段,但在語言情感表達的狀態(tài)下,劉先生就是一個打破規(guī)律的典范,他身上有那種營養(yǎng),很直接很自然的聽兩遍就會,然后還能添油加醋的把它奏的更好!焙伪蛞苍f,“劉明源的演奏、創(chuàng)作都是憑感覺。他有很好的直覺,上課也是非學院派的教學方式,經常是說的少,奏的多,示范是他教學中最主要的方式!
劉明源在教學中,還有一種讓學生先唱譜再聽錄音,最后拉的方法。一般劉老師在學新曲子以前,先讓學生整體唱譜,就是把整個曲子的譜子唱下來,比如說教《大姑娘美》,把《大姑娘美》整體都唱下來,大概有個印象以后,再讓學生聽他的錄音,聽完以后再上課。給學生上課時,他不會先拿琴拉,他要先聽學生拉了以后,根據學生拉的手法,再告訴自己這個手法是什么樣的,讓學生在比較中學習,這樣印象就很深刻。
高胡 高胡又稱粵胡、南胡。是本世紀三十年代,著名廣東音樂家呂文成將二胡習用的絲弦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