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腳放進冷水里練琴”
在楊楠楠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希望她將來能有一項業(yè)余愛好。那個時候古箏作為民族樂器還比較冷門,不像現(xiàn)在學習的孩子那么多,媽媽就為她選中了古箏。因為河北沒有地方能買到,她一個人坐火車去北京為女兒把古箏拉了回來。第一眼看到古箏,楊楠楠就特別喜歡:它的聲音空靈悅耳,和聲的組合豐富而有韻味。一想到能用自己的雙手按撫琴弦奏出美妙的音樂,她就特別向往。后來,楊楠楠開始跟隨啟蒙老師,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劉巧君老師學琴。劉老師特別重視對傳統(tǒng)音樂的教授,對楊楠楠要求非常嚴格,因此為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那個時候她暑假每天在家練琴,家里還沒有空調,特別燥熱。媽媽就給她接了一盆涼水,楊楠楠把腳放進去,繼續(xù)練習,沒有任何怨言。
雖然如此刻苦地練琴,但楊楠楠的父母從未想過一定要讓女兒考入專業(yè)院校,她自己對此也沒有任何概念。然而機會總是眷顧有準備的人,在一次專業(yè)的考級中,楊楠楠憑借扎實的基礎和出色的演奏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被從北京來考核的教授注意到了。他找到楊楠楠的父母,對他們說:“你的孩子很不錯,為什么不去北京試一試呢?”就這樣,楊楠楠帶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去北京參加了中央音樂學院附小的考核。第一次面對那么多專業(yè)的老師,楊楠楠并沒有害怕,而是大膽地把自己平時的水平發(fā)揮了出來。老師們給她的評語是:膽子很大,沒有任何應試的痕跡,把音樂中很純粹的東西彈出來了。正是這種單純的音樂釋放讓楊楠楠拿到了踏入中央音樂學院專業(yè)古箏學習的入場券。
從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到現(xiàn)在的在讀碩士,楊楠楠來北京一讀就是十年。她剛來北京的時候因為年紀還小,第一次一個人離開家,覺得十分不適應。人際關系和生活上遇到的各種困難都要自己面對,讓她一下子茫然不知所措。也是從那時起,她開始跟隨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周望老師學習。用她自己的話,“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跟周望老師在一起的時間比跟我父母都要長!睙o論是專業(yè)學習還是日常生活,周望老師都給她無微不至的關照。有一次楊楠楠馬上要比賽了,臨時換了演奏曲目,心里十分忐忑。在比賽之前,周老師給她發(fā)了好幾條特別長的短信,詳細地囑咐她比賽時各種需要注意的事項,還有怎么做才能發(fā)揮得更好。這份熱切的叮嚀讓楊楠楠特別感動,心里暖暖的,頓時增加了不少信心。隨著年齡的增長,專業(yè)的學習越來越難。有時候老師提出的一些要求她怎么也彈不出來,覺得特別失落,還有時候比賽和文化考試趕在了一起,楊楠楠必須晚上熬夜背書,白天拼命練琴。這樣的生活很辛苦、很累,實在撐不下去的時候,她就回憶起自己童年辛苦的練琴經歷。這樣的回憶,讓她更有勇氣面對當下的各種壓力和挑戰(zhàn),一步一步戰(zhàn)勝自我。
“音樂應該很純粹”
在不斷完善自己演奏技術的同時,楊楠楠也在嘗試著作曲。在2008年的中國古箏藝術第六屆學術交流會中,她的論文箏曲《月兒高》參加大會交流與示范并獲得好評。《月兒高》是她在老師編寫的基礎上,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修改。在未來,她希望能創(chuàng)作更多傳統(tǒng)風格的古箏樂曲。“我對作曲很感興趣,畢竟作為古箏演奏者,沒有人能比我們更了解這件樂器。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會更專業(yè)、更立體,我們可能更感性。但是一首好的創(chuàng)作必定是兩者的結合,所以現(xiàn)在我也在學習專業(yè)的作曲知識,不斷完善自己。”
在如今的民樂創(chuàng)作大多偏向將古典樂器與現(xiàn)代音樂相結合的趨勢下,楊楠楠卻希望回到民間,找回一些失落的傳統(tǒng)和印跡!拔矣X得這些東西的保留是需要抓緊時間的。耽誤的時間越長可能會遺失得越多!北@樣的想法,楊楠楠開始了自己的音樂創(chuàng)作實踐。她親自走訪各地,尋找那里的民間藝人,聆聽他們的音樂,捕捉其中最具特色的旋律和符號,然后再通過她對古箏全面而細致的了解將這些符號進行拓展和組合,由此構成一首傳統(tǒng)韻味濃厚的樂曲。這樣的方法既將那些傳統(tǒng)的元素得以流傳和推廣,又加入了楊楠楠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每一首創(chuàng)作都必然是精益求精的結果,因為在她的心目中,音樂是很神圣的藝術,必須用最嚴謹的心態(tài)去面對。所以,無論是演奏古箏還是自己作曲,她都用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她覺得只有這樣,才能以一個負責的態(tài)度面對聆聽作品的觀眾,心中才會踏實、問心無愧。
黑檀木——一般市場價6000以上 黑檀木屬于高級的木材,是世界上最稀少、最名貴木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