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新中國的第一部兒童彩色故事片《祖國的花朵》,導(dǎo)演嚴恭請劉熾為影片作曲,他爽快地答應(yīng)了,因為他樂于為孩子們寫歌。
7月的一天,天氣晴朗,頤和園的藍天碧波、綠樹紅墻格外明媚。導(dǎo)演嚴恭、蘇里帶領(lǐng)影片攝制組的全體成員和一大群十二三歲的孩子(電影中的小演員和群眾),一起來到萬壽山體驗生活。作曲者劉熾也跟著一起來了。
劉熾永遠有一顆不泯的童心。在頤和園里,他跟孩子們一起做游戲,瘋鬧玩耍,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意?芍破、劇務(wù)領(lǐng)著孩子們上小船,要去尋找水上的感覺,他在昆明湖邊犯難了。劉熾從小有兩怕:一怕鬼,那是童年時在西安三仙廟里打掃佛堂,聽了許多鬼怪的故事;二怕水,他不會游泳。心里直犯嘀咕:上船吧,怕水喲;不上船吧,又怎么能熟悉水上的環(huán)境、感覺,還有孩子們劃船的情趣?正在猶豫之中,孩子們熱情地喊著:“劉叔叔,趕快上來呀!”劉熾則硬著頭皮登上了小船。
與劉熾同船的有三個孩子,孩子們蕩起了雙槳,小船兒推開了波浪?蓜刖o抓住船舷,一動也不敢動。孩子們劃呀,嚷呀,湖面上便蕩漾著歡聲笑語,那活潑的神態(tài),真像是一群小天使。劉熾被孩子們的情緒感染了,也不怕了。便跟孩子們賽劃船,打水仗。還干脆脫了鞋,伸足水里,隨流飄蕩。就這樣,一會兒石舫,一會兒土地堂,一會兒又是玉帶橋。碧波、輕舟、歡聲,讓這個34歲的劉熾找回了童年。他以孩子的心境、孩子的視角來觀察湖水、小船、風(fēng)浪,在尋找歌中幸福少年的內(nèi)心世界和節(jié)奏。
當船快到“犀牛望月”的那座銅牛附近時,劉熾突然感覺到了具體的樂章,這樂章在他腦海里顯現(xiàn)時,他心里直跳,便立刻向劃船的孩子喊道:“快把船靠岸,快靠岸!”三個孩子瞪大著眼睛望著他,“劉熾叔叔怎么啦?”“這首歌的旋律出來了,我得馬上記下來!”其中叫李錫祥的孩子挺機靈,一下子明白了過來:“劉熾叔叔來神了,來靈感了,快靠岸吧,不然神就跑了!”
劉熾上了岸,對孩子們說:“你們劃你們的,繼續(xù)去玩,我現(xiàn)在就寫,歌兒寫出來第一個給你們聽。你們喜歡,就用它;你們不喜歡,我再寫!”就在這“犀牛望月”小小的半島上,坐在一塊大石頭上,劉熾以腿為桌開始了他的寫作。湖水輕拍島石他全不知曉,只有心舟在旋律中蕩漾了。20分鐘不知不覺地過去了,《讓我們蕩起雙槳》的獨唱部分和童聲二部合唱部分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