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是古代石制的一種打擊樂器。甲古文中磬字左半像懸石,右半像手執(zhí)槌敲擊。
磬起源于某種片狀石制勞動工具,其形在后來有多種變化,質(zhì)地也從原始的石制進一步有了玉制、銅制的磬。中國古代的石質(zhì)打擊樂器,為“八音”中的“石”音。
磬的歷史悠久,據(jù)先秦文獻《尚書·益稷》記載:“戛擊鳴球”,“擊石拊石”。這“鳴球”與“拊石”,即是磬在遠古時期的稱呼。磬的名稱,見于《世本·作篇》,傳說為堯、舜時人無句所作;騻鳎骸绊,叔所造!笨梢,至新石器時代晚期,相當于堯或舜做部落聯(lián)盟酋長時,磬已在使用!秴问洗呵铩す艠菲份d:堯命夔擊磬“以象上帝”、“以致舞百獸”,描繪出一幅古老的原始社會的樂舞生活場景。20世紀70年代在山西夏縣東下馮遺址出土了一件大石磬,長60厘米,上部有一穿孔,擊之聲音悅耳。經(jīng)測定,此磬距今約4000年,屬于夏代的遺存,這是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磬的實物。
商代時磬已廣泛流傳,制作精美,為王室宮廷樂隊所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磬作“□”形,左半部像以繩懸石,右半部像一人以手執(zhí)槌作擊狀。1950年春,在河南安陽市武官村大墓出土一件虎紋大石磬,用一塊白而青的大石琢成,長84厘米,高42厘米,厚2.5厘米。正面以剛勁而柔和的陽紋線條,雕刻出一只虎形紋飾,瞠目踞伏,作張口欲吞狀,形象剛猛壯美。其音色悠揚清越,近于銅聲,發(fā)略高于升C1音。單個的大石磬,稱特磬;多枚音高不同的磬,稱編磬。1935年安陽市侯家莊西北崗商代大墓出土的3枚刻有銘文的石編磬,經(jīng)測定,其發(fā)音分別為:永啟↑降b2,永余c3,夭余↑降e3,可演奏簡單的曲調(diào)。《詩經(jīng)·商頌》中,有“□鼓淵淵,□□管聲;既和且平,依我磬聲”的記載,商石磬大多呈上弧下直的不等邊三角形。
西周至戰(zhàn)國時期,磬的形狀上為倨句形,下為微弧形;漢代以后上下均為倨句形。1978年,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了戰(zhàn)國初年的一套石編磬,共32枚(大部已壓碎、粉化,完好的共9枚),原分上下兩層,依次懸掛于精美的獸座龍首銅架上。這4組32枚石磬上,都刻有關(guān)于樂律的銘文及磬的音名,是研究中國古代音樂及編磬的珍貴資料。
按照使用場所和演奏方式,謦可以分為特磬和編磬兩種:特磬是皇帝祭祀天地和祖先時演奏的樂器;編磬是若干個磬編成一組,掛在木架上演奏,主要用于宮廷音樂。2000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期,楚地的編謦制造工藝達到了較高水平。
1978年8月,中國考古學家在湖北省隨縣擂鼓墩發(fā)掘了一座距今2400多年的古墓──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具有古代楚文化特色的編鐘、編磬、琴、瑟、簫、鼓等一百二十多件古代樂器和大批文物。同時出土的曾侯乙編磬總共32枚,分上下兩層依次懸掛在青銅磬架上。全套編磬用石灰石、青石和玉石制成,音色清脆明亮。遺憾的是,出土時大多數(shù)斷裂破碎,已經(jīng)無法敲擊發(fā)音了。1980年湖北省博物館和武漢物理研究所合作,制成了曾侯乙編磬的復制品。它的發(fā)音和原編磬的標音基本相符,音色優(yōu)美動聽。
1983年,湖北省歌舞團按十二平均律排列制成了32枚一套的石編磬。1984年9月,蘇州的民族樂器廠和玉石雕刻廠又用碧玉精制了一套18枚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