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大調(diào)第三樂隊組曲》約創(chuàng)作于1722年,是巴赫所作4首管弦樂組曲的第三首,全曲共有5各分曲構(gòu)成。
第一曲《序曲》
曲式規(guī)模較大,采用法國式的慢、快、慢三部分的序曲形式。
第一部分的主題緩慢、莊嚴、節(jié)奏均勻、有力,旋律上揚,行進充滿氣勢,以法國路易14時代的宮廷歌劇序曲的風格寫成。
第二曲部分采用賦格形式。主題活潑明快、富于生氣。樂曲中間有樂隊和獨奏樂器的競奏,使樂曲帶有協(xié)奏曲的特點。
最后再次重復第一部分,全曲結(jié)束。
第二曲《詠嘆調(diào)》
樂曲分為兩大段落,富于表情和歌唱性。
第一個段落的旋律優(yōu)美而柔婉,具有巴洛克后期夜曲的風格。
第二個段落篇幅較大,情緒起落較第一段更為顯著。旋律舒暢、飽滿。
第三曲《加伏特》
加伏特原為法國一種古老的民間舞曲,18世紀常用于組曲的第一個樂章。本曲采用三部曲式,2/2拍,主題旋律采用大跳進行,活潑而有力。
第四曲《布列》
布列原為法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舞曲,18世紀用于古典組曲的一個樂章。本曲采用二部曲式結(jié)構(gòu),2/2拍。樂曲簡捷,流暢,明快而有個性。
第五曲《基格》
基格是一種快速的舞曲,起源于16世紀的英國,后傳入德國、法國和意大利。18世紀時常用做古典組曲的末樂章。樂曲采用前后兩部分各自反復的二部曲式,6/8拍。主題由雙簧管和小提琴主奏,節(jié)奏輕快,并在歡樂的氣氛中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