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藏、壯、瑤、苗、侗、彝、水、土家、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藏語稱額阿。壯語稱種勞。苗語稱嗯鐸。侗語稱工。彝族稱額格子嫫。流行于全國各地,尤以廣西、云南、貴州、湖南、湖北等省區(qū)最為盛行。
古往今來,大鼓一直成為各族人民喜愛的民間樂器。因流行地域、使用對象的不同而形制也有區(qū)別。多用于報時、祭祀、宮廷儀仗、軍事、宗教、器樂、舞蹈、戲曲、婚喪、節(jié)日和民間娛樂等場合中。
作為報時的大鼓又稱戒晨鼓,常置放于城池的鼓樓之上。北京鼓樓上的大鼓制于清代,是專門作為公共報時使用的,為使北京居民都能聽到報時,鼓做得特別大,鼓面直徑150厘米,曾有“鼓王”之稱。每到夜間報更時分,鐘鼓樓上鐘鼓齊鳴,低沉的鼓聲傳播全城。直到1915年鐘表普遍使用后,它才完成了歷史使命,成為供人們觀賞的文物。在北京天壇,也收藏有一面清代制造的大鼓,鼓面直徑150厘米、鼓高200厘米,是舊時皇帝祭天時才使用的。大鼓用于報警的稱警鼓,用于告狀的稱登聞鼓。
在全國各大佛教寺院,建寺時已在山門之后建有鐘、鼓樓。鐘樓在東、鼓樓在西,互相對應(yīng)。大鼓懸于鼓樓之上,鼓的大小往往隨寺院規(guī)模和等級而定,鼓面直徑小者60厘米以上,大者可達150厘米以上。河南白馬寺的大鼓,鼓面直徑128厘米、鼓高130厘米,橫置在120厘米高的木架上,僧人要站在梯子上擊鼓。有的寺院在大雄寶殿西南側(cè)的木架上也置有大鼓。寺院的大鼓,用于僧人早晚上殿作功課、農(nóng)歷初一、十五及佛教盛典儀式做法事時敲擊,晚上還作為報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