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滿鼓,是蒙、滿、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赫哲等族的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神鼓、抓鼓、手鼓、單環(huán)鼓,鄂倫春語稱文土文。流行于內(nèi)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等省區(qū)。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國北方民族的先民曾在貝加爾湖沿岸、蒙古高原和大興安嶺等處的巖壁上,刻畫了薩滿巫師手執(zhí)薩滿鼓舞蹈的形象。到了元代,薩滿歌舞藝術得到高度發(fā)展,步入巔峰時期。元代詩人吳萊《北方巫者降神歌》詩中有:“天深洞房月漆黑,巫女擊鼓唱歌發(fā)!~琶朋稍凄霜風,暗中鏗然那可觸?……健鶻影勢同飛翻!庇涊d了薩滿歌舞表演時,除使用薩滿鼓外,還有古箏和琵琶等樂器伴奏。在《多!っ晒攀贰分幸草d有:“擊鼓誦咒,逐漸激昂,以至迷惘。及神靈附體也,則舞躍瞑眩,妄言吉兇!鼻宕稘M州祭神祭天 典禮》載:“滿州有跳神之俗,其任司祝者,誦祝文舞蹈擊鼓……其鼓別有手鼓、架鼓,俱系主家自擊!睆脑两瘢@種使用神鼓表演薩滿歌舞的帶娛樂性質(zhì)的祭祀活動,一直在上述各民族中盛行。相傳,舊時滿族各地優(yōu)秀薩滿表演者,除參加場面隆重的表演外,每年都有被召進宮為皇帝表演薩滿舞之俗。清代宮廷宴樂中演奏清樂的樂器里,就有薩滿鼓 (圖)。
關于薩滿鼓的形制,《牡丹江風土志》載:“神鼓,普通圓形,縱八十二厘米,橫五十厘米,一面包羊皮,中心一銅環(huán),以四皮繩十字形結(jié)框上,上部綴銅錢八枚。”這與《滿州祭神祭天典禮》中所記及赫哲族民間流行的薩滿鼓基本相同。勤勞的赫哲族人民,聚居于我國東北邊陲的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匯合處的三江平原上,在長期的漁獵生產(chǎn)和生活中,創(chuàng)造了本民族的文化藝術。薩滿鼓是赫哲族民間常用的樂器之一。
蒙古、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等民族,近代多用圓形的薩滿鼓,鼓面直徑50厘米、鼓框高5.5厘米。單面蒙以牛皮或蟒皮,背部置鐵制或皮繩編制的圓環(huán),并在環(huán)中串有三個小環(huán),手掌抓握大環(huán),拇指、食指、中指伸入小環(huán)。以鹿、狍的前小腿或藤棍為鼓棰。
滿族的薩滿鼓,外形呈圓盤狀,有大小兩種規(guī)格。大者常在室外或廣場演奏,鼓面直徑50厘米、鼓框高5.5厘米;小者則在室內(nèi)或?qū)m廷演奏,鼓面直徑30厘米、鼓框高3.5厘米。鼓框均用硬木板條制作,蒙以牛皮、驢皮、馬皮或羊皮,鼓背中部設一直徑6厘米鐵環(huán),用皮繩將其與鼓框拴系連固為一體,皮繩間的鐵絲上串有十余枚銅鈴或銅錢。大鼓以竹片為棰,長38厘米、寬1厘米;小鼓用細竹作棰,長25厘米,棰頭稍粗大并呈彎曲狀。
赫哲族薩滿鼓,外形呈橢圓狀,鼓框用樺木板條彎成。大者鼓面長徑100厘米、短徑80厘米、鼓框高6.5厘米;小者鼓面長徑30厘米~50厘米、短徑20厘米~30厘米,單面蒙以狍皮,用魚鰾將其粘于鼓框上。鼓框以交叉成十字或米字形的皮條繃緊,有的鼓還將皮條拴在位于鼓背中心的圓鐵環(huán)上,鼓框一側(cè)置一條彩穗為飾。以鹿的小腿為棰。
演奏時,左手握鼓背中心的皮條或鐵環(huán),右手執(zhí)鼓棰敲擊?煞謩e擊在鼓心、鼓邊或鼓框上,也可左手推拉鐵環(huán)撞擊鼓背,或雙手配合交錯敲擊,以獲得不同的音響效果。發(fā)音柔和響亮,無固定音高。薩滿鼓原為薩滿教祭祀儀式中表演的舞具和樂器。后來民間用于祭天祭祖、燒香還愿、歡慶豐收、節(jié)日娛樂等場合中。表演時,手執(zhí)薩滿鼓,腰系腰鈴,身穿綴有銅鏡或腰鈴的服飾,邊擊、邊唱、邊舞。鼓點多變,曲調(diào)豐富,舞姿優(yōu)美。較大表演場面還加用哈馬刀、察拉齊、圓鼓、三弦和琵琶等樂器伴奏。今日薩滿鼓用于民間歌舞、演唱伴奏。滿族和鄂倫春族,還將薩滿鼓用于器樂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