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思鄉(xiāng)之情日上心頭,將他第一次帶還回蘇聯(lián),他在接下幾年來穿梭于巴黎于莫斯科之間。1936年他定居莫斯科。兩年后他最后一次西游。在蘇聯(lián)普洛科菲耶夫經歷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之春,他許多重要的作品就是誕生在這片大地之上。1941年他拋妻棄子,選擇了25歲的女作家米拉·門德爾松(Mira Mendelson),兩人于1948年結婚。1945年他倒下了,健康也開始轉壞。1948年他被蘇共指責,犯上了形式主義的錯誤,并被要求要注意作品的“民族性”。盡管這件事影響了普羅科菲耶夫的健康,可是他到死也沒有停止過創(chuàng)作。1952年起他獲得了國家津貼。但他在1953年3月5日去世了,正是當日,其苦難大施主約瑟夫·斯大林也同歸天國。這有點諷刺之感,普天同悲斯大林之死,而同日的普羅科菲耶夫死也死在其陰影之下。普羅科菲耶夫的墓,就這樣連花也沒一朵。
普羅科菲耶夫自稱其作品是四條基準線合作的結果。古典線一方面來自于他對歷史元素如古舞蹈的懷緬,另一方面則是他對傳統(tǒng)的繼承。但這種新古典主義的作品只有一部,就是他的《古典交響曲》。而現代線則彰顯他對大膽的和聲,不和諧音和新穎的和弦組合的偏好。這些作品已到達調性的底線。第三條線被普羅科菲耶夫稱為動力線。他的很多作品有著緊湊的節(jié)奏和粗獷的旋律。與之相對的是抒情線。普羅科菲耶夫能夠將抒情和恬靜的旋律突然帶到尖銳強烈的情感沖擊之中。另外,他的作品中幽默和諷刺也并不少見。普羅科菲耶夫的管弦樂有著獨特的音響,這全賴其獨特的配器,例如部分的小提琴和大號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