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上作曲家的主要問題是寫出擴展開的樂曲,并且使聽眾仍能辯認出樂曲的原貌。而答案則是根據一個主題寫出一系列的變奏。16、17世紀在大調、小調和其相互關系的體系誕生之前,器樂作品延伸最普遍的作法是使用變奏,其主題通常是一首流行歌曲。主題經過修飾,甚至變得更復雜,而低音部,或中間聲部也會在樂曲進行過程中逐漸變得華麗。約翰·布爾(John Bull)寫的《國王出獵》(TheKings’Hunt)就是個好例子。在這個樂曲里,這位伊麗莎白時代的作曲家運用他精湛的技巧,寫出了馬具的叮當擊、清脆的馬蹄聲、狩獵的號角聲和跳越障礙物的聲音。
到了18世紀,即使因為大小調系統(tǒng)的制定,使得作曲家得以寫其他類型的樂曲。變奏曲仍然受到廣大歡迎,18世紀最偉大的鍵盤作品是巴哈的《哥德堡變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這個作品主題是緩慢、富裝飾的薩拉邦德舞曲。它有3O個變奏。
古典音樂最早的大師海頓和莫札特也很喜歡這種曲式。最重要的是,他們使用旋律變奏。海頓喜歡用變奏曲作為交響曲的慢板樂章。他的《驚愕》(G大調作品第94號)慢板樂章中,歡快短小的主題是最有名的例子。莫札特在他的協(xié)奏曲、室內樂和器樂曲中,喜歡在歡快的音樂中加進一段徐緩的變奏,給人的印象是他想從各個角度看他的作品。
貝多芬寫的很多變奏曲中,最偉大的是《狄亞貝里》鋼琴變奏曲。安東·狄亞貝里(Anton Diabelli)是個成功的音樂出版家,但卻是個平庸的作曲家。他出了個主題,請5O名作曲家(包括舒伯特和年輕的李斯特)個別為他所作的單純華爾茲主題寫一首變奏曲。這種作為好像是想向世人表明他有能力--可以在這不高明的主題中,化腐朽為神奇。貝多芬并非只寫一首變奏,而是寫了33首變奏。舒伯特對旋律創(chuàng)作及旋律變奏有特殊的才能,他常用自己創(chuàng)作的旋律作為主題,或是以他的藝術歌曲作主題來寫變奏曲,如《鱒魚》五重奏就是一例。
與舒伯特同時代的偉大小提琴大師帕格尼尼,他曾經用一首小提琴隨想曲作主題,寫一些變奏曲,使這個旋律因此聞名世界。布拉姆斯、拉赫曼尼諾夫、波里斯·布拉切爾(Boris Blacher),甚至安德魯·勞埃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er)都以帕格尼尼主題為模范寫各種變奏曲,包括旋律式、和聲式和節(jié)奏式變奏曲。布拉姆斯是具古典色彩的音樂家,他用比較嚴格的古典形式寫浪漫時期的變奏曲。如他為管弦樂團所寫美麗的《圣安東尼》(St.Antony)變奏曲和用韓德爾主題變奏的鋼琴曲。這兩首變奏均是布拉姆斯的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