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坐姿
兩腿平放與肩寬,右腳稍后左腳前,挺拔自然坐如鐘,切忌養(yǎng)成壞習慣。(斜肩、歪身、駝背、低頭等)
2持弓
右手放松半握拳,食指(第三關節(jié))拇指(指面)扶弓桿(根),中指、名指在中間(弓桿、弓毛),三點控制內(nèi)外弦。
(演奏外弦時,食指的三關節(jié)向上、拇指指面向下、中指第一關節(jié)稍后處向外用力使弓毛摩擦外弦發(fā)聲;演奏內(nèi)弦時,食指、拇指以相同的動作控制弓桿,中指、名指指面向內(nèi)按住弓毛向內(nèi)用力,使弓毛貼住內(nèi)弦摩擦發(fā)聲。)
3持琴
琴筒斜靠左腿根,琴桿正直略前傾,左臂半抬虎口圓,食指根與千斤平。
4按弦
拇指松弛順自然,食、中、名、小成弧圓,指掌關節(jié)控起落,彈性擊弦如鼓點。
5運長弓
拉弓右手腕略凸,腕部先動右拉出,直線運動要牢記,切忌大臂過早出。推弓大臂先回收,帶動小臂左向推,手腕內(nèi)屈后推進,蓄勢再拉下一弓。
6換弦
慢、中速換弦
中指名指主動出,手臂動作相為輔,由此主動靠彼弦,運弓保持均勻速。
快速正向換弦
快速正向把弦換(拉內(nèi)推外),手腕靈活是關鍵,腕部帶動手指動,持久均勻效果顯;
快速反向換弦
快速反向來換弦(拉外推內(nèi)),換弓動作臂承擔。前后內(nèi)外要協(xié)調(diào),方法正確加苦練。
7分弓
分弓通常是指在中等速度下每弓演奏一個四分音符或一個八分音符的一種弓法,一般用中弓或靠左半弓約占全弓1/3長度來演奏。
上臂平穩(wěn)作支撐,運弓稍慢幅度寬。頻繁換弓多練習,拉推發(fā)音都飽滿。
8連弓
用一弓演奏兩個或兩個以上音符的弓法稱為連弓。
弓段分配要合理,音質(zhì)平衡是目標,運弓柔軟又均勻,換弓圓潤格自高。
9快弓
快弓即快速小分弓,常用于演奏每拍四個音的十六分音符,表現(xiàn)熱情、喜悅、緊張、激動等情緒。
上臂主導又穩(wěn)健,手腕靈活把扇搧,弓毛貼弦不松勁,錚錚如珠落玉盤。
10顫弓
又叫抖弓或碎弓,奏法是通過手臂的快速顫抖發(fā)出如彈撥樂器滾奏似的碎密的音,一般多用弓尖部位演奏,強奏時可靠近中弓部位。這種奏法演奏漸強、漸弱或自由延長都比較方便,強奏時多用于渲染氣氛,弱奏時多用于襯托遼闊、寧靜等背景。選自中國二胡藝術網(wǎng)。
大臂張力作支撐,手臂伸直重心沉,持弓自然又松動,上緊下松是竅門。
11頓弓
演奏頓音的弓法即頓弓。頓弓是右手控制弓毛斷續(xù)擦弦(壓弦)的一種弓法。頓音的特點是發(fā)音短而充實,音與音之間明顯斷開,頓挫分明。用連弓演奏的頓音的技法叫連頓弓,用分弓演奏頓音的技法叫分頓弓
前臂支持右手腕,控制弓毛勁擦弦,發(fā)音瞬間手放松,弓毛輕輕貼住弦。
換弦保持弓平直,手指敏捷內(nèi)外變,連頓、分頓細揣摩,勤動腦筋加苦練。
12拋弓
拋弓的符號是“九”,一般多用弓尖或弓的左半部分演奏。拋弓的方法一般分為兩部分:首先奏出一個短促的跳音(拉或推均可),而后手臂右旋順勢提弓;接著讓弓子自然下落至琴筒時,右手拇指與食指稍放松,中指和無名指乘勢向下壓一下弓毛,以阻止弓子上跳,同時配合與第一部分相反的弓向運動,這樣受阻的弓子就會在琴筒和弦的反作用下急速跳動出聲。
短跳、右旋順提弓,自然下落手放松,下壓弓毛反向動,連跳鏗鏘必成功。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撥浪鼓,古稱鞉鼓。藏、納西、蒙古、 滿、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藏語稱達克、繞魯、熱巴窮格...
從木料上說,上上品當然是高密度的紅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烏木、雞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