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守墓人”真實故事改編,音樂劇緬懷他的《兩萬個兄弟》
“李太丈、何正德、羅云福、孟小山、吳華仁……”8月25日晚,音樂劇《我的兩萬個兄弟》在成都城市音樂廳上演,亮相“劇美天府——四川省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優(yōu)秀劇目展演季”。大幕將啟前,幕布上投影出一位位普通人的名字,他們是每位守墓人的“兩萬個兄弟”,也是紅軍。
通江真實故事改編 亮相劇美天府
“我們?nèi)ネń娠L時,就被一位位‘守墓人’深深打動!痹搫а、國家一級導演敖曉藝說道。原來,在2011年8月紅軍墓遷葬工作開啟之前,劇中故事發(fā)生地四川通江縣境內(nèi),有多達五十多處的紅軍無名烈士散葬墓。這些散葬墓少則幾十座墳,多則幾千座墳。紅軍離開通江以后,幾代通江人自發(fā)為紅軍烈士守墓,“每一處墓園都整體保護良好,沒有牛羊踐踏的現(xiàn)象,哪座墓是紅軍墓,哪座墓背后有怎樣的故事,當?shù)乩习傩斩寄芮宄恼f出來”,這些無名紅軍墓分散在通江各村各鎮(zhèn),高山深谷,“四千余平方公里的紅色土壤,似乎用力一捏就會淌出血來”,“這片紅色土地上的每一個通江人都是守墓人”。
2011年8月后,隨著紅軍墓遷葬工作的開啟,通江全縣境內(nèi)絕大部分紅軍散葬墓被成千上萬的當?shù)匕傩,以隆重的當(shù)仫L俗儀式,依依不舍地遷葬至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沙溪鎮(zhèn)王坪村的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紅軍烈士陵園。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紅軍烈士陵園現(xiàn)為全國烈士紀念性建筑物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早的大型紅軍烈士陵園之一,全國唯一的紅軍為戰(zhàn)友修建的陵園。它始建于1934年,是全國安葬紅軍烈士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這里長眠著25048名紅軍烈士,其中無名烈士17225位,犧牲在通江有姓名的外省籍貫紅軍烈士218位。
正是這一個個數(shù)字背后真實的故事打動了主創(chuàng)團隊,于是采風一年后,他們決定把這個故事搬上舞臺。為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5年,為謳歌紅色精神、傳承紅色根脈,由四川省歌舞劇院與通江縣人民政府聯(lián)合打造的音樂劇《我的兩萬個兄弟》8月25日、26日在成都連演兩場。
票房火爆 為黨史學習提供鮮活素材
值得一提的是,音樂劇《我的兩萬個兄弟》積極探索市場,自開票以來票房火爆,短短一周時間內(nèi)即將全部售罄。來自教育、公務機關等群體紛紛“團購組隊” ,成為他們學習黨史的生動鮮活素材。
音樂劇《我的兩萬個兄弟》講述了上世紀三十年代,十一歲的通江娃何小狗子因追隨紅軍而身受重傷,紅軍挽救了他的生命,也給了他一個新的名字——何紅生。后因紅軍緊急轉(zhuǎn)移,何紅生與這支隊伍從此失散。沒能追上紅軍的他,選擇用一生的時間守護月光下、田壟旁的座座無名紅軍墳冢,直到生命的盡頭……
該劇作為原創(chuàng)現(xiàn)實主義題材舞臺作品,匯集了目前省內(nèi)外優(yōu)質(zhì)專業(yè)的青年創(chuàng)作力量。該劇由國家二級編劇陳麗麗擔任編劇,詩人、作詞人董玉方擔任聯(lián)合編劇和作詞,國家一級導演敖曉藝擔任導演,王楚翔擔任作曲,國家一級舞美設計申奧擔任舞臺美術設計,國家一級燈光設計劉志鵬擔任燈光設計,國家一級藝術形象設計師沈龍擔任服裝造型設計,四川銳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藝術總監(jiān)袁朝偉擔任多媒體設計,該劇主演由四川省歌舞劇院音樂劇團優(yōu)秀青年演員李科、管沙沙等擔任。
“音樂上我們也加入了流行、交響等元素,在舞美上我們也采用了板畫的機理,希望把這群普通人的故事告訴大家!卑綍运囌f道。音樂劇《我的兩萬個兄弟》視角獨特,在主旋律創(chuàng)作中堅持追尋文學性思考和表達,在謳歌崇高信仰和不忘初心的同時,也彰顯出對大歷史背景下的“人”的個體關懷,該劇于7月已經(jīng)在德陽演藝中心試演,當時便收獲良好口碑。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