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場江南絲竹新華國樂社——江南絲竹的傳承和發(fā)揚
這是一個周二的下午,微風徐來,帶著初夏的氣息。剛走進大場鎮(zhèn)華欣苑小區(qū)文化中心,就聽到一陣陣委婉悠揚的樂曲傳來,樂曲聲中伴隨著二胡、琵琶、揚琴等器樂的彈奏,悅耳動聽。這支正在練習的樂隊,就是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場江南絲竹新華國樂社,彈奏者大多是原新華村的普通村民。原本在田間耕作的雙手,如今彈走起了悠揚的絲竹,他們的表演甚至走進了音樂殿堂——上海音樂廳,大場江南絲竹得以傳承和發(fā)揚。
流傳近百年的大場江南絲竹
絲竹樂是我國民族器樂演奏中運用比較廣泛、形式較為多樣的一種傳統(tǒng)音樂。絲竹樂歷史久遠。早在《周禮春 宮》一書中就有記載:“……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三國志魏志》則謂:“耳倦絲竹者”。這些文獻記述了用絲(弦)和竹制成的樂器,以及用這種樂器組成的宮廷樂隊。
江南絲竹廣泛流傳于江南地區(qū),過去民間凡是大型集鎮(zhèn)或地區(qū),必有一支以上的江南絲竹樂隊,或稱“清音班”、“國樂社”,農村居民在婚喪嫁娶時請一支絲竹樂隊來助興,也是常有的事情,而大場則完美地把江南絲竹熱鬧喜慶與高端優(yōu)雅兩種風格恰到好處地融合在了一起。
大場新華民樂隊歷史悠久,其前身稱渡船橋國樂社,成立于1925年,為民間義務樂社。隊長陸德珍介紹,新華國樂社原名渡船橋國樂社,距今近百年,由當時的小梁山、渡船橋、小張家宅、小顧家宅4個自然村15人組成,參加當地的婚慶、廟會、舞龍等活動。新中國成立后,改名新華國樂社,繼續(xù)活躍在鄉(xiāng)間農村,盡管“文革”期間一度被迫停止活動達15年,但隊員們衷情江南絲竹的滿腔熾熱,使得樂隊在1980年得以重建,恢復活動。著力弘揚江南絲竹民間傳統(tǒng)文化,活動頻繁,成果顯著,挖掘整理和推陳出新的演奏曲目30余首,多次參加市級演出并獲獎。其演奏的婚嫁系列節(jié)目,由上?平屉娪爸破瑥S攝制,在英、美、日等12個國家上映。
1998年,大場新華民樂隊受東方樂團特邀,在上海音樂廳上演創(chuàng)作曲目《百花爭艷》,成為第一支鄉(xiāng)村民間演奏隊登上音樂殿堂的佳話。至2004年,樂隊創(chuàng)作演奏了《田野春風》、《普天同慶》、《玫瑰曲》、《絲竹情》、《佘山行》、《迎回歸》等民樂新曲。2009年成功申報進入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植根民間的“輕音樂”
新華國樂社的隊員們均年過六旬,大部分曾練下了江南絲竹的童子功。中胡演奏者程金興11歲演奏樂器,哥哥是樂隊指揮,他們在彭浦鎮(zhèn)各村演出,1976年文藝宣傳隊停演,老程從此不再碰樂器。2014年他來到新華國樂社,他再一次讓揚琴、笛子、二胡響起了動聽的旋律。30多年前,同樣是在文藝宣傳隊工作的余振英,插隊落戶去了貴州,2010年才回滬,他通過網絡找到了新華國樂社,又重拾樂器,負責演湊揚琴,“江南絲竹特有的韻味,老了可以重新學了”。中胡演奏者張劍萍從小師從越劇老師,拉得一手好二胡。隊長陸德珍說,這支隊伍扎實的功底,懂的人,一聽便知。
隊員演奏得嫻熟老練,爐火純青,但聊起這門藝術時,道出的多為經驗之談,旁人不好琢磨,無形之中成了一道門檻!90后”王嫣婷的出現(xiàn),令這一古老名族樂種的面紗豁然開朗,她是上海市群眾藝術館派駐社區(qū)文化的指導員,也是新華國樂社演奏隊伍中最年輕的面孔,她介紹道,古時“有水井處,就有絲竹聲”,江南絲竹是符合當時文化底蘊的“流行音樂”。人們的表演團隊少至2人,多達10多個人,演奏不受人數多少限制,新華國樂社目前就有16名成員。他們常采用本土樂器演奏,如揚琴、三弦、笙、阮、秦琴、中胡等,并加入板鼓、小鑼之類的敲擊樂器,樂聲呈祥,灑脫自如。江南絲竹樂隊多由鄉(xiāng)民們在茶館里自娛自樂,并不單獨設臺演出,多為助興而奏,有小輕細雅的韻味,是典型的江南文化。
要弄懂江南絲竹,一定要弄懂其演奏要領,即“你煩我簡,我高你低,加花變奏,即興發(fā)揮,欠檔讓路,支聲復調,細小輕雅,強弱疏密”。相較現(xiàn)代作曲家把一張曲譜編排的明明白白,江南絲竹“沒有固定譜子!毖葑嗾邆兏鶕餍勺V來穿插變奏,自我發(fā)揮,同時又能保證演奏的和諧。王嫣婷說,主旋律保持跟從,但可以通過支聲復調,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合奏中,各個樂器聲部既充分發(fā)揮個人演奏特長和樂器性質,又能相互協(xié)調融合,構成多樣與統(tǒng)一的合奏整體。隊員袁國良告訴我們,江南絲竹中吹笛子的人很多,“但沒有一個人吹的一樣”。
這樣的演奏方法與風格,與江浙滬一帶的文化習慣不無聯(lián)系,反映出人與人之間相互謙讓、協(xié)調創(chuàng)新的深刻社會文化內涵,暗含待人處事的方式。因其植根民間,生于本土的緣故,十分討好本地人的耳朵,一聽便有親切感,甚至稱它為上海的“室內輕音樂”。
他們?yōu)槭裁匆獊硇氯A國樂社?
新華國樂社不僅展現(xiàn)傳統(tǒng),也積極尋求突破和創(chuàng)新,王嫣婷則是為這個目的而來,每周一,她帶著民樂新曲《浦江韻》,和隊員們一起合作演奏,切磋技能。袁國良告訴我們,《浦江韻》融合了江南絲竹的樂器演奏手法和滬劇演唱,是江南絲竹與滬劇的結合。“其實江南絲竹與滬劇是一家人”,袁國良說,滬劇出現(xiàn)在絲竹之后,但滬劇的發(fā)展中,吸取了大量江南絲竹曲調,如紫竹調,而且滬劇演奏的樂器和江南絲竹保持一致,同時也采用支聲復調手法演奏,可以說江南絲竹為滬劇音樂提供了生長土壤。如今,《浦江韻》的出現(xiàn),讓我們看到江南絲竹在逐漸尋求與滬劇的再度融合。新華國樂社也在滬劇隊伍中開始尋求傳承人才,袁張榮就是老隊長楊興根在滬劇沙龍上吸引過來的隊員,他爺爺曾是林鴉滬劇隊的演奏者,張玉芳也是滬劇愛好者,“滬劇人”紛紛來到新華國樂社,發(fā)揚這門傳統(tǒng)民間音樂。
2009年大場鎮(zhèn)江南絲竹成功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楊興根2014年成為大場江南絲竹代表性傳承人,他于2004年接手新華國樂社,當時樂隊開展基礎班和提高班,提高班經常參加演出表演,為社團贏得各種榮譽。2011年,楊興根邀請上海市非遺傳承人陸德華任大場鎮(zhèn)新華國樂社藝術顧問、指揮,陸德華是上海江南絲竹界有聲望的老前輩,過去一直與笛王陸春齡搭檔;楊興根還時常在各個滬劇沙龍蹲點,挖掘江南絲竹的人才,并堅持不懈地整理曲譜,記錄江南絲竹演出歷程。
在一代代人的精心傳承下,新華國樂社如今在上海市區(qū)縣中唯一保留有《普天同慶》、《寒夜聞柝》這兩首老曲目,《普天同慶》講究氣勢,《寒夜聞柝》比較優(yōu)雅,二者是典型的江南絲竹。當年張介文創(chuàng)作的《普天同慶》流傳到大場地區(qū)后,由包括楊興根在內的老先生們經手,一遍遍對老樂譜進行整理,失傳部分根據印象鑲嵌,楊興根還會把觀眾的反映,同步更新進曲譜中。高級二胡專業(yè)教師呂維茜告訴我們,《普天同慶》只有大場地區(qū)還存留,相當珍貴,這讓“大場在市里非常有名”。
呂維茜在市區(qū)老年大學從事民族音樂教育,她每周從市里趕到華欣苑學習大場江南絲竹。她說,上海有眾多江南絲竹民樂隊,但大場地區(qū)的本鄉(xiāng)本土特色尤為突出,以《普天同慶》為例,其演奏加入了小鑼樂器,這是大場特有的,小鑼“鐺鐺鐺”的音色更有原汁原味的鄉(xiāng)村畫面:在鄉(xiāng)間小河田埂邊,蛙叫蟬鳴,遠處一片田野,人們高興地抬著花轎。這樣的江南絲竹淳樸而不含雜質,是呂維茜心中最淳樸的民族音樂。而本土風格之所以得以完整保留,與氛圍有關。新華國樂社所在的華欣苑,給人的第一感覺便是和諧。在多年的絲竹傳承中,好幾代在這里口授、寫譜,人們的精神面貌也在城市化的進程中,蒸蒸日上,培育出越來越高的精神需求!罢麄大場地區(qū)風俗淳樸,人文醇厚,這些都是我想到這里來的原因”。
在鄉(xiāng)村消失,高樓拔起的年代,大場江南絲竹澆灌著一塊別致的江南文化精神家園,安放人們遠去的鄉(xiāng)愁。
不遺余力的搶救行動
一個難以忽視的現(xiàn)實是,如今江南絲竹底蘊尚在,卻面臨后繼無人。在現(xiàn)場表演的十多位演奏者中,平均年齡在65歲以上——尋找真正愿意學習的傳承人始終是難題。中胡演奏者張劍萍談到,“新人太少,如果有年輕人進來還可以,但隨著年紀大的退下來,它會越來越萎縮。”
值得慶幸的是,從政府到新華國樂社,再到社區(qū)居民,都加入到傳承和保護大場江南絲竹的行列,確保硬件投入毫不含糊。大場鎮(zhèn)相關部門組成了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工作小組,把江南絲竹保護項目列入文化中心全年計劃內。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專項資金項目,爭取政府、企業(yè)和社會團隊的支持與贊助。大場鎮(zhèn)文化中心還在2015年為樂隊添置更新了部分老樂器,購入揚琴、琵琶、古箏等。同時積極提供排練、演出場地,在大場鎮(zhèn)新華居委華欣苑內提供了一間40平方的教室供日常排練,在文化中心提供非遺傳習所開展非遺傳習,以及中心劇場供樂隊開展活動。逢國樂社出門表演比賽,統(tǒng)一安排車輛、午餐、道具、服裝。華欣苑居委書記告訴我們,“支持從來都是不遺余力的”。
為了擴大江南絲竹的傳播范圍,新華國樂社還邀請市級指導員劉福祥開展江南絲竹教學、排練,以吸引更多的絲竹愛好者前來。此外,還計劃將其引入學校,開展傳承教學活動,鼓勵對社會上的江南絲竹愛好者進行帶徒傳藝。在社區(qū)通、電子屏上,新華國樂社常!癈位亮相”,令人印象深刻。
歷年來,新華國樂社的身影活躍在大型文藝演出中,日復一日為社區(qū)居民送上文化大餐。他們也走出大場,參加國際民間藝術節(jié),樂隊演奏的婚嫁系列曲目,由上?萍茧娪爸破瑥S攝入《農民藝術沙龍》在英美日等十二個國家放映,還成為上海市保護江南絲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先進集體。
如此多的成就的背后,最重要的還是新華國樂社這支隊伍自身的付出,他們憑愛好努力傳承,用心付出,“如果不是他們自己喜歡,聚在一起鉆研,這么多年是很難堅持下來的”。王嫣婷也告訴我們,大場江南絲竹在支聲復調上的演奏默契,如果沒有十年以上的磨練,是拿不下來的。對耄耋老人而言,江南絲竹不僅僅是樂器,更是一門植根心底的語言,在昨天的鄉(xiāng)村和今日的城市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