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箏父乘鶴去——緬懷中國古箏之父徐振高先生
一代箏父乘鶴去,空留懷念滿箏情——緬懷中國古箏之父徐振高先生
今晨突聞噩耗,一代箏父徐振高先生于2019年4月9日18:32因病與世長辭,享年86歲。先生駕鶴西歸,然宗師音容猶存。
關于徐振高先生的介紹,以及他獲得的各種榮譽,相信大家都十分了解,可以說,沒有徐老,也就沒有中國古箏的今天,他影響了一個時代。
第一次見到徐老,是在2017年第八屆古箏藝術學術交流會上,若非別人介紹,很難把眼前的這位耄耋老人與一代箏父聯(lián)系起來,他看起來那么普通,不善言辭,相貌平平,謙和有禮,毫無架子,就像是鄰家的老爺爺。然而聽了徐老在交流會上講述他與古箏的故事,聽了古箏界那么多元老前輩講述他的經(jīng)歷,真真切切體會到“箏父”知名,他擔得起!
徐老是揚州人,十幾歲時到了上海做彈撥樂器,1958年他進入了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從此在那里扎下了根,他跟隨師傅繆金林學習制作古箏,為了能記住所學,他就一筆一筆把制箏圖樣畫下了。雖然他很刻苦學習,但是也依然面對很多壓力,那個時候,很多人都不知道古箏,而且古箏的樣子方方正正,有些人甚至把古箏叫做“棺材板”,而制作古箏的人被認為很“戇”(上海話的傻),這些對徐老的觸動很大,為了堵住悠悠之口,他決心改變古箏的形狀,經(jīng)過多次調研,參考揚琴的樣式,終于研制出了S形仿古古箏,自此之后“古箏像棺材”這句話再沒人說了。所以作為后輩的我們,也只是在前輩的回憶中聽說。古箏外形改變之后,徐老又開始研究古箏上的圖案、花色,這對于只有高小文化的他來說很吃力,但是他憑借著堅韌不拔的毅力,1963年創(chuàng)制了“雙鶴朝陽”等四款木刻圖案。這些在今天的我們看來似乎沒覺得什么,但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是個創(chuàng)舉,是開先河的。即使在花樣翻新的今天,他創(chuàng)意設計的雙鶴朝陽樣式的古箏也是現(xiàn)代古箏的經(jīng)典款式。徐老先后研制過16弦古箏,18弦古箏,19弦古箏,都取得了成功,但是為了擴大音域范圍,也為了美觀,他和師傅繆金林研制了21弦S形古箏,1979年這款古箏被國家輕工業(yè)部命名為優(yōu)質產(chǎn)品。如今這個款式已經(jīng)成了古箏通用樣式?吹竭@里,您是否覺得他擔得起“箏父”之名呢?
然而,關于徐老對古箏事業(yè)的貢獻,這里僅僅說了一點點,他在古箏琴弦的改良、箏碼的改良以及古箏機械化生產(chǎn),古箏制作人才的培養(yǎng)等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說徐老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古箏事業(yè)也不為過的。2017年第八屆古箏藝術學術交流會在揚州舉行,八十多歲高齡的徐老在愛徒李素芳的陪伴下,依然出席大會并發(fā)言。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古箏學會授予徐振高先生“中國古箏藝術特殊貢獻”榮譽稱號,這份榮譽見證了他一路走來的不斷創(chuàng)新和付出,以及他為古箏事業(yè)的貢獻,實至名歸!
一代箏父乘鶴去,空留懷念滿箏情。謹以此文,懷念先生!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