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善德資料圖
“《長征交響曲》對我有特殊的意義,它不僅是我外祖父丁善德的作品,它的總譜誕生的那年,也是我出生的那年!敝笓]家余隆翻開1964年出版的《長征交響曲》總譜,感慨萬千。
《長征交響曲》是我國第一部以長征為題材的大型管弦樂作品,記錄了長征的萬里征途、紅軍的英雄氣概;這部作品用朗朗上口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貫穿五大樂章,交織著西南民歌,成為新中國交響樂史上的里程碑之作;這部作品創(chuàng)作50多年來,不僅在中國大地上流傳,還多次在海外的音樂廳響起,所錄制的唱片一度成為歐洲最暢銷的唱片之一。
緣起
陳毅副總理“點題”譜寫長征
說到《長征交響曲》的創(chuàng)作緣起,業(yè)界還流傳著一段佳話:這是陳毅副總理親自點的題。
丁善德女兒丁芷諾記得,那是1958年的一天,開完創(chuàng)作會議回來的父親非常興奮:“你們知道嗎?陳毅副總理很喜愛古典音樂,他說交響樂是有世界意義的!雖然現(xiàn)在中國聽交響樂的人不多,但世界上起碼有九億人聽交響樂,中國歷史很多事都可以寫成交響樂!”原來,陳毅號召文藝工作者寫中國自己的交響樂,“人民英雄紀念碑上八塊浮雕的故事都可以寫!
其實,在世界經(jīng)典的音樂作品中,以戰(zhàn)爭和革命為題材的并不少。俄法戰(zhàn)爭勝利時,柴可夫斯基寫下了《1812序曲》,貝多芬也創(chuàng)作了《英雄交響曲》!爸袊鴳撚凶约旱母锩鼩v史題材交響樂!”這也是時年47歲的丁善德的愿望。
早在新中國成立時,身在法國的丁善德奔赴回國,他的行囊里就夾著一份《新中國交響組曲》的曲譜。這是他在新中國成立前夕,專門為人民政權的誕生創(chuàng)作的交響樂作品!靶轮袊怀闪,父親就帶著譜子回來了。組曲里還用了秧歌調(diào),融入中國特色的交響樂!倍≤浦Z說,可惜這部作品后來也沒怎么演出。
在她的印象里,直到上世紀50年代,中國樂團排演的交響樂幾乎都是外國作品,“中國的作品太少了!”中國人的樂團始終演外國的作品,總歸缺少了點兒味道。因此,當丁善德接到創(chuàng)作長征主題交響曲的號召時,甭提多激動了!
采風
把紅軍沖鋒號寫進交響樂
挑起了創(chuàng)作長征主題交響曲的重擔,丁善德就開始了采風的征程——重走長征路。1958年10月,丁善德和施詠康、黎英海兩位音樂家出發(fā),先后去了江西瑞金、井岡山、貴州遵義與四川、陜西等地,為交響曲創(chuàng)作積累素材。
采風時的丁善德非常細心,有長征遺跡的地方,他一定到訪;和老紅軍有關的故事,他一定追問。從瑞金走到井岡山時,三年大饑荒已經(jīng)開始,丁善德在筆記中這樣寫著:“井岡山的經(jīng)濟情況比較困難。每天只吃兩餐,商店里也買不到餅干之類的食品!奔幢氵@樣,他還把當年毛主席工作、挑水的地方全部走遍,還找到了井岡山附近永新縣的“老紅軍鋼鐵廠”!斑@里有很多參加過長征的老同志!有的擔任過連長,有的擔任過偵察兵、司號員!倍∩频碌墓P端透露出他激動的心情,“我們訪問了好幾位同志,聽他們講怎樣飛奪瀘定橋,怎樣艱難地爬雪山、過草地,怎樣指揮戰(zhàn)斗,怎樣進行偵察!
“除了聽故事,父親還找到當年做司號員的老紅軍,給他唱沖鋒號的音調(diào)。聽到?jīng)_鋒號好像是‘哆咪嗦’,他就趕緊用簡譜記下來,集合號又是別的音調(diào),他再記下來……”丁芷諾說,采風歸來,父親興奮地跟她講老紅軍司號員教給他的“知識”,再把這“知識”融入到了《長征交響曲》第一樂章《踏上征途》的樂句中。
丁善德前后采風多次,當時正讀大學的丁芷諾記得,父親每次采風回來都會專心創(chuàng)作。當時,丁善德還出任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和作曲系主任,白天要工作,晚上下班回家,坐在鋼琴前,把采風時積累的素材攤開,看一會兒,彈上幾句,看一會兒,再彈上幾句……
在丁芷諾的記憶里,父親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是典型的“理性派”,情緒不會大起大落,而是坐在鋼琴前,沉住氣慢慢琢磨。偶爾,他也和女兒討論交響曲的內(nèi)容。“長征路上重要的故事太多了,他本來還想加一章《遵義會議》?上肓擞窒,最終還是沒有加。父親說,遵義會議的內(nèi)容太過抽象,不適合用音樂語言來表達,會影響交響樂的效果!
這些經(jīng)歷豐富的采風,還讓丁善德在創(chuàng)作中下決心突破交響曲的一般形制。交響樂通常由固定的四個樂章組成,但丁善德決定用五個樂章來表現(xiàn)長征,分別是《踏上征途》《紅軍,各族人民的親人》《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和《勝利會師》,也對應了長征途中最典型的五段史實。
首演
老紅軍來信直呼“聽得懂”
從踏出采風的第一步,到完成《長征交響曲》第五樂章的最后一個音符,丁善德用了3年時間。其中,前三個樂章在1960年底完成,并在1961年的第二屆《上海之春》音樂會上首演,一下就震驚了中國。
“在‘上海之春’首演后,父親收到一位老紅軍的來信。老紅軍說,他本來以為交響樂很難懂,但聽了《長征交響曲》,感覺很好聽,也不是那么難懂,就好像回到了當年!”來信中那質(zhì)樸的語言,不僅讓丁善德興奮萬分,也讓丁芷諾記憶猶新。
其實,丁善德在創(chuàng)作時就一直繃著一根弦兒:寫出來的交響樂一定要讓大家聽懂。采風時,他格外留意當?shù)氐拿窀韬烷L征時流傳的歌曲。隨著長征的深入,江西的山歌也輾轉(zhuǎn)南北,傳遍各地,具有很高的音樂辨識度。丁善德最早將贛南閩西民歌《風吹竹葉》作為《長征交響曲》第二樂章的音樂主題形象,讓歷史悠久的客家山歌音調(diào)融進現(xiàn)代交響樂曲!霸诘谒臉氛隆斗┥,過草地》中,父親還用了當時老紅軍們常唱的《吃牛肉歌》,當時翻雪山根本沒東西吃,老紅軍就唱這首歌鼓舞斗志!倍≤浦Z回憶。
讓更多人感到熟悉而親切的,是貫穿交響曲始終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旋律。對于那個時代的中國人來說,這首表現(xiàn)長征路上紅軍戰(zhàn)士“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曲子太熟了:長征時戰(zhàn)士們唱,采風時鄉(xiāng)親們唱,全國人民也都能哼上兩句。丁善德就把這首曲子加了進去。第一樂章中,紅軍在壓抑的氣氛中踏上征途,《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主題曲和各種變奏時時響起,象征紅軍行進的組織性和紀律性。而在第二樂章《紅軍,各族人民的親人》中,紅軍來到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當?shù)氐拿窀枵{(diào)子此起彼伏,仔細一聽,前面出現(xiàn)過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也交織其中,恰好形成音樂上的“復調(diào)”關系。
“這感覺就像紅軍戰(zhàn)士到達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當?shù)乩习傩赵跉g迎紅軍,音樂一下就形象了,所以老百姓才說他們能聽懂!倍≤浦Z說。
流傳
不同版本唱片曾暢銷歐洲
“不要以為把一個旋律貫穿整部作品很簡單,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貫穿始終體現(xiàn)極大的作曲功力,再把少數(shù)民族的旋律和這個主題交織在一起,在技法上又達到了極高的水準,今天看來都讓人嘆為觀止!闭f到這部與自己“同歲”的交響曲,余隆臉上充滿驕傲。
《長征交響曲》絕不是一部“應景之作”,從它誕生至今,許多國內(nèi)外的優(yōu)秀音樂家、樂團、唱片公司都曾演奏和錄制這部作品。作為丁善德的外孫,余隆早在1994年就曾指揮捷克廣播交響樂團錄制了立體聲唱片。
先后有6個樂團和5個版本的唱片在海內(nèi)外發(fā)行《長征交響曲》。其中,澳籍華人林克昌指揮名古屋交響樂團在日本演出、并由香港唱片公司發(fā)行演出實況錄制唱片和磁帶,在1981年銷售超過一萬張,一度成為歐洲最暢銷的15張唱片之一。這部早已成功走向世界的音樂作品,正如余隆所說:“它的配器、復調(diào)、結(jié)構(gòu),到今天為止都是范本”。
今年恰逢長征勝利80周年,《長征交響曲》數(shù)次在祖國大地上響起,余隆也不止一次拿起指揮棒,向外公、也向長征精神致敬!啊堕L征交響曲》是能代表中國一個時代的音樂作品。然而,它并不僅僅屬于那個時代。這部作品最感人的地方,正是那個時代最寶貴的東西——英雄主義情結(jié)!毖赞o間,余隆十分嚴肅,“不是說大話,我就是喜歡它的英雄主義情結(jié)和革命浪漫主義氣息,老一輩人對長征的憧憬和敬意不是今天的人能夠理解的。難道英雄主義在這個時代就不再需要了嗎?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英雄指引人們的靈魂,引領一個時代不斷向上。”
人物小傳
丁善德,我國著名作曲家、鋼琴家、音樂教育家,1911年出生于江蘇昆山。在校讀書時,丁善德就酷愛音樂,廣泛接觸民間音樂,自學二胡、笛子、三弦、琵琶等樂器。1928年秋考入國立音樂院鋼琴系,后師從原圣彼得堡音樂院鋼琴教授查哈羅夫?qū)W習鋼琴。
丁善德常常把自己深厚的家國情懷融入創(chuàng)作之中。年輕時的丁善德就曾創(chuàng)作抗戰(zhàn)歌曲《四萬萬同胞》。1947年留法深造,他作有鋼琴曲《序曲三首》《中國民歌主題變奏曲》和《新中國交響組曲》等多部作品;貒,丁善德歷任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教授、作曲系主任及副院長。
作為作曲家,丁善德功底深厚,創(chuàng)作涉及交響樂、協(xié)奏曲、大合唱、室內(nèi)樂、器樂獨奏、藝術歌曲以及電影音樂等,創(chuàng)作大型作品如《長征交響曲》、藝術歌曲如《歌頌毛主席》、民歌編配鋼琴伴奏曲《太陽出來喜洋洋》等。其中,《長征交響曲》是中國第一部以中國工農(nóng)紅軍的長征這一偉大歷史事件為題材的大型管弦樂作品。1995年12月,丁善德在上海去世。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