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鼓,又稱水鼓。傣族、德昂族棰擊膜鳴樂器。德宏地區(qū)傣語稱梅藏嘎。德昂語稱格楞當(dāng),為大鼓之意。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保山地區(qū)。
歷史悠久,早在五百多年前,傣族、德昂族民間就流傳這種大鼓了。明代李思聰《百夷傳》載:“其鄉(xiāng)間飲宴,則擊大鼓,吹蘆笙,舞(盾)牌為樂”。說明它廣泛用于盛大節(jié)日和民間娛樂場合中,幾百年來,大鼓在傣鄉(xiāng)盛傳不衰。
用當(dāng)?shù)厣L的梧桐樹、芒果樹或椿樹的大樹干掏空制成,外形與水缸相似,兩端一頭大、一小頭,兩面都蒙以牛皮、麂皮或其它獸皮。鼓身大小不一,規(guī)格尺寸不定,一般全長100厘 米~1 20厘米,大的一端鼓面直徑50厘米~60厘米,小的一端鼓面直徑25厘米~30厘米,皮膜先附在兩個大于鼓口的鐵圈上,然后分別蓋于兩端鼓口,用牛皮條勒緊,并可調(diào)節(jié)鼓皮的張力(圖)。 鼓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特殊,掏成中間可以互通的兩個鼓腔,故能產(chǎn)生良好的音響共鳴效果,有著較長的余音。鼓身中部一側(cè)還開有一個直徑3厘米~5厘米的圓孔。在隴川的傣族地區(qū),平時將鼓泡在水里,使用前再把鼓撈起,將鼓腔中的水由圓孔倒出;在隴川的德昂族地區(qū),鼓則不泡在水里,平時置于小乘佛教寺院,而是在使用前,要從圓孔灌入一定數(shù)量的水或酒潤濕鼓身,以獲得較好的音響效果,故此而有水鼓之稱。
演奏抬鼓時,因鼓身大小不同而有異,體積較小的鼓,由年輕力壯的小伙子一人背鼓,兩人邊擊邊舞;體積較大的鼓,則兩人用長竹桿抬鼓在前,一人隨后雙手各執(zhí)一根木制鼓棰敲擊 粗端鼓面,邊擊邊舞,眾人也隨樂起舞,并有象腳鼓、铓、镲等樂器一齊參加合奏。概是抬鼓因此而得名吧!演奏者邊擊邊舞,音響洪亮,撼人心魄。由于鼓兩端所發(fā)音高不同,再加上節(jié)奏的多變,鼓聲時重時輕,音色豐富多彩。
抬鼓多在院壩上演奏,常以一個或兩個抬鼓為核心,周圍有十幾個象腳鼓緊緊相隨,每個象 腳鼓還都配以一面铓和一副傣镲。伴奏樂隊如此龐大,舞蹈群眾成百上千,場面蔚為壯觀,這就是每年正月十四、十五的“貢母擺”盛會,情緒熱烈,充滿歡樂和幸福。在樂舞的間隙,年青的小伙子和姑娘們還要圍成圓圈,唱一段贊頌美好生活的民歌,抒發(fā)自己對未來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