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諾德·勛伯格
● 胡文雁
由符史洺所領導的re:mix室內樂團公演勛伯格(Arnold Schoenberg)的《升華之夜》(Verklarte Nacht),呈現(xiàn)手法與概念均獨具匠心,是一場不容錯過的音樂演出。
作為勛伯格一首受歡迎的代表作,《升華之夜》是在維也納以南一個叫做帕耶巴赫的小山村完成的,當年,勛伯格只有25歲,風格具有后浪漫主義特點,曲調悅耳,氣氛感人,受瓦格納和布拉姆斯影響至深。
然而,從1908年開始,勛伯格的創(chuàng)作有了明顯的改變。
被譽為西方現(xiàn)代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勛伯格與他最重要的兩個弟子韋伯恩(Anton Webern)和貝爾格(Alban Berg)在音樂史上被稱作“第二維也納樂派”,有別于海頓、莫札特、貝多芬的“第一維也納樂派”,其創(chuàng)新的音樂風格,帶來了20世紀音樂領域中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
他突破了延續(xù)數(shù)百年的調性音樂傳統(tǒng),首創(chuàng)“十二音體系”的無調性音樂,在樂界引起極大爭議,雖然馬勒、理查施特勞斯等人公開挺他,但他的一些無調性與不協(xié)和作品在演出時幾乎沒有一次不遭到觀眾的譴責。
勛伯格主張,音樂應從調性中解放出來,認為12個音都是“平等”的,不應由一個音,即“主音”來“領導”它們。他的很多重要作品,都是用十二音體系技法創(chuàng)作的,其中包括交響詩《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歌劇《幸運之手》 、清唱劇《古雷之歌》等。1947年,他為悼念二戰(zhàn)期間被殺害的猶太人而創(chuàng)作的《華沙幸存者》(A Survivor from Warsaw)更是感人至深。
聽慣了悠揚和諧的音樂,勛伯格的無調性作品對很多人而言是難以消化的,就拿他的《月迷彼埃羅》(Pierrot Lunaire)來說,作品寫于他玩無調性的高潮期,金屬般冷森森的音階,刺耳怪異的和聲,嘈雜混亂的音色,給人更多的不是悅耳優(yōu)美,而是一種張牙舞爪的凄厲與冷峻。
勛伯格自己曾說:“諧和音與不諧和音沒有本質上的區(qū)別! 于是,他創(chuàng)造了一種完全讓人無所適從的音響效果。
第一次聽到《月迷彼埃羅》,我大大嚇了一跳,光看曲名,你聯(lián)想到什么?溫柔的月光?迷人的夜晚?曲式詩意而浪漫?但結果完全不是這么回事。
單簧管沒有了往日的悠揚;小提琴也失去了昔日的婉轉;鋼琴似笨重的大象,粗魯而蹣跚;那歇斯底里的朗誦,怪誕尖利,與一般的欣賞習慣有很大距離。
但多聽幾次,你會發(fā)現(xiàn)勛伯格的表現(xiàn)主義音樂雖缺少美的旋律,但卻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迷茫和焦慮,以及壓抑與不安。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視角,不僅在音樂的形式上大膽地挑戰(zhàn)20世紀的音樂創(chuàng)作,也在音樂的觀念上強烈地撞擊了人們審美的思維定律。
就像一匹一直被奉為美麗至極的絲綢被撕個支離破碎,勛伯格的“破壞性”背后有著不可否認的創(chuàng)造力。他為新音樂的出現(xiàn)開辟了道路,也影響了包括達拉皮科拉(Luigi Dallapiccola)及蕭斯塔科維奇在內的一代作曲家。 他是現(xiàn)代音樂的開山鼻祖,不管你喜不喜歡他所用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