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瑪
達瑪,又稱嘎阿,藏族棰擊膜鳴樂器。流行于西藏拉薩、日喀則、昌都、青海玉樹、四川甘孜、巴塘等地藏族宮廷歌舞樂隊和藏傳佛教寺院中。
達瑪結(jié)構(gòu)
達瑪鼓身多用黃銅鑄造而成,個別用鋁合金或木制作,外觀與口小肚大的壇子相像。鼓底較小,上部是鼓體直徑最大處,頂部鼓口稍內(nèi)收。達瑪有大小兩種規(guī)格,大鼓稱達瑪切,又稱雄達瑪或低音達瑪;小鼓稱達瑪窮,又稱雌達瑪或高音達瑪。
達瑪?shù)纳隙斯拿婷梢躁笈Fぃ善r間一般以藏歷九月為佳,因為此時牦牛長得最肥壯,皮質(zhì)也最好。蒙皮要用當(dāng)天所宰之牦牛皮,皮板濕潤易于拉伸。鼓皮周邊扎有若干小孔,用整根細牦牛皮條穿入小孔并與鼓底皮圈往復(fù)串連、勒緊固定。松弛或繃緊皮條可以調(diào)節(jié)鼓皮的張力,改變鼓的音高。銅制鼓身外表多涂以銀粉。鼓棰木制,棰長30厘米,棰頭稍粗,尾端略細并系以紅綢條為飾。
降低鼓音
演奏前,為使兩鼓發(fā)音高低分明,常將達瑪切的鼓皮用水浸泡,以使鼓音降低,而達瑪窮的鼓皮則要在日光下曝曬或在火邊烘烤,以使鼓音升高。達瑪屬于無固定音高膜鳴樂器,但大小兩鼓音高常為五度關(guān)系。
達瑪歷史背景
達瑪最早一直流傳于西藏地區(qū),但到了公元9世紀上半葉的朗達瑪統(tǒng)治時期,佛教遭受破壞,歌舞被迫禁絕,達瑪也曾失傳達八百年之久。直到公元17世紀五世達賴時期(1642年—1682年),拉達克土王前來朝覲達賴時,達瑪才隨之再現(xiàn)于宮廷樂隊。首先用于拉薩市布達拉宮嘎爾巴樂隊,嗣后又流傳到日喀則扎什倫布寺、昌都向巴林寺、四川甘孜的甘孜寺和巴塘的昌寧寺等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