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佐拉于1921年誕生于阿根廷馬德普拉塔的一個意大利裔的家庭,由于經(jīng)濟困窘,在其幼年時,舉家搬遷至美國紐約。皮亞佐拉遂于美國紐約度過其童年時期,并得到機會接觸古典音樂(尤其是巴赫的音樂)、探戈音樂、爵士音樂等多種風格,與此同時也開始演奏班多紐手風琴,并于13歲時得到當時旅美的著名阿根廷探戈音樂演奏家Carlos Gardel的邀請加入其演奏團,以及在其探戈主題的電影中獲演一個配角。
皮亞佐拉演奏班多紐手風琴
1937年,皮亞佐拉家族遷回阿根廷,已經(jīng)有了相當音樂基礎的皮亞佐拉和專業(yè)音樂人士有了更多的機會,并展露了作為手風琴演奏家的驚人才能。其時,皮亞佐拉所崇拜的世界級鋼琴演奏家阿圖爾·魯賓斯坦亦旅居阿根廷,皮亞佐拉為其寫作了一首鋼琴曲,并當面求教。魯賓斯坦雖然并不認為這是一首成功的作品,但積極鼓勵皮亞佐拉正規(guī)而系統(tǒng)地學習音樂,走上專業(yè)的道路。
在魯賓斯坦的鼓勵下,皮亞佐拉拜阿根廷著名的作曲家希納斯特拉(A. Ginastera)為師,按照正規(guī)音樂學院的教學法學習鋼琴、作曲等專業(yè),并取得了一定的作曲家的聲望,為日后的創(chuàng)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皮亞佐拉在阿根廷的音樂學院畢業(yè)后,曾一度放棄探戈音樂,專心于古典音樂世界,并以青年作曲家的才華引起當?shù)刈髑绲牟毮,并贏得機會前往法國巴黎,拜著名作曲家娜迪亞·布朗熱(Nadie Boulanger)為師,繼續(xù)深造。
在歐洲,皮亞佐拉仍打算隱瞞自己曾作為探戈音樂家活動的經(jīng)歷,認為當一名探戈音樂家是一種恥辱,而想一心投入純正的古典音樂世界,但這個想法遭到其老師布朗熱言辭激越的強烈反對。當布朗熱了解到皮亞佐拉在探戈音樂中的才華后,慍怒地打消了皮亞佐拉放棄探戈的想法,熱忱地鼓勵皮亞佐拉大膽地在探戈的世界中耕耘出一塊新的土地。無論對于皮亞佐拉,還是對于探戈音樂藝術,甚至世界音樂史而言,這個后來被證明為富有遠見的建議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因為從此皮亞佐拉扭轉(zhuǎn)了探戈不能作為純粹的“藝術音樂”存在,而只是一個存在于“社會底層”的“骯臟下流的詞語”的錯誤觀念,將其全部才能投入到這塊他既熟悉而又有天分的領域中去。
此后,皮亞佐拉在巴黎以很大的熱情投入探戈音樂的創(chuàng)作中,打破了傳統(tǒng)探戈音樂的一些窠臼,將現(xiàn)代化的古典、爵士等先進音樂技法融入探戈中。除作曲之外,他本人亦積極參與演奏,并采用了站立式的新的手風琴演奏方法,由于其音樂形式過于新潮,內(nèi)容迥異于傳統(tǒng)程式化的探戈,內(nèi)涵更遠比舊形式豐富,引發(fā)了部分聽眾的不解與不滿,甚至發(fā)展為毆打事故,但皮亞佐拉終于找到了嚴肅音樂和探戈音樂相互結合的最有效方式:用探戈的激情來構架嚴肅音樂。
從歐洲學成歸國的皮亞佐拉已是一個成熟的作曲家了。1955年,他在阿根廷創(chuàng)建了“布宜諾斯艾利斯八重奏”的探戈演奏團體,并革命性地引進了如下樂器編制,從而改變了探戈樂團傳統(tǒng)的音響效果:兩把班多紐手風琴; 兩把小提琴; 低音提琴; 大提琴; 鋼琴; 電吉他。
20世紀60年代是皮亞佐拉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其諸多代表性的探戈組曲均在此時誕生。如同在巴黎一樣,在阿根廷,皮亞佐拉的探戈音樂起初也遭到了人們的不解和排擠,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人理解到皮亞佐拉音樂的意義,最終將皮亞佐拉的音樂視作阿根廷文化中極有代表性的瑰寶。
皮亞佐拉一生共創(chuàng)作了300多部探戈作品,以及世界上的第一部“探戈歌劇”(Operita de Tango)《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瑪莉亞》(Maria de Buenos Aires)。
從20世紀70年代后期開始,皮亞佐拉旅居意大利,這是他創(chuàng)作的第二個高峰期,也是其演奏藝術爐火純青的集大成時期。1990年,皮亞佐拉在巴黎罹患中風,作曲事業(yè)遂告結束。1992年,皮亞佐拉病逝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