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大師】小提琴之神—帕格尼尼
錄入時間:2009/6/18 15:15:00 來 源:小蝌蚪音樂學(xué)習(xí)網(wǎng) [音樂考級]
小提琴之神——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 , 1782--1840)
意大利小提琴大師作曲家。于1782年10月27日出生在意大利北部,靠近地中海的良港熱亞那。父親是小商人,沒受多少教育,但非常喜愛音樂,是一個吉他和曼陀鈴業(yè)余愛好者。父親教他彈曼托林并請了一位劇院小提琴手教他小提琴,后又與熱亞那最有名的小提琴家學(xué)習(xí)。他幼年充分顯露出音樂才能,不論什么曲子,他立刻能輕松地演奏出來。同時他還學(xué)習(xí)作曲。八歲就寫小提琴奏鳴曲。11歲,在熱亞那舉行公開演奏會,獲極大成功。他13歲開始旅行演出。他十四、五歲時,當(dāng)時法國著名小提琴家魯?shù)罓柗?#8226;克魯采爾,也就是貝多芬寫的《克魯采爾奏鳴曲》所獻給的那個人,聽了他的演奏時被驚呆了,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1805年任盧加宮廷樂隊小提琴獨奏家。1825年后,他足跡遍及維也納、德國、巴黎和英國,他還會演奏吉他和中提琴。在他的《二十四首隨想曲》中,表現(xiàn)了高超的技巧。他的技巧影響了后來的小提琴作品,也影響了鋼琴的技巧和作品。他的作品有《bE大調(diào)協(xié)奏曲》、《二十四首隨想曲》、《女巫之舞》、《無窮動》、《威尼斯狂歡節(jié)》、《軍隊奏鳴曲》、《拿破侖奏鳴曲》、《愛的場面》、《魔女》、《D大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另外,還作有吉他曲二百首,以及各種室內(nèi)樂曲。1840年5月27日夜,這位被譽為“小提琴之神”和“音樂之王”的人離開了人世,年僅五十八歲。
他的演奏將小提琴的技巧達到了無與倫比的地步,為小提琴演奏藝術(shù)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不僅影響了后來的小提琴作品,也影響了鋼琴的技巧和作品。他還將吉它的技巧用于小提琴的演奏,大大豐富了小提琴的表現(xiàn)力。由于技巧保密,生前出版作品極少,絕大部分系去世后出版。作品有《bE大調(diào)協(xié)奏曲》、《二十四首隨想曲》、《女巫之舞》、《無窮動》、《威尼斯狂歡節(jié)》等。著名的音樂評論家勃拉茲稱帕格尼尼是"操琴弓的魔術(shù)師",歌德評價他"在琴弦上展現(xiàn)了火一樣的靈魂"。
帕格尼尼的手是不可思議的,一般小提琴家必須在高把位才能用1、3指在兩條弦上拉出八度音,但據(jù)說帕格尼尼可以用四根手指在四條弦拉出四個八度,這相當(dāng)于在手掌彎曲狀態(tài)下,食指和小指指尖要相距至少20公分以上。
帕格尼尼的身材瘦長,拉琴時情緒激越,似癡似醉,如魔鬼附身.技巧之精湛。 在帕格尼尼在五十八年的音樂生涯中,創(chuàng)作了二十四首小提琴隨想曲,和.《鐘》、《狩獵》的名曲。
脫掉音樂的盛裝,帕格尼尼背上了桎枯一樣的債務(wù),他被饑餓、疾病困擾著,最后不得不將心愛的小提琴變賣度日。他的小提琴要比托查的杰西命運還慘。有人說,帕格尼尼的雙手和靈魂,被撒旦掌握了。在帕格尼尼輝煌時期,人們聆聽他的演奏時這樣說:才華橫溢的大師你拉錯幾個音符吧,那樣我們覺得我們還像人類。
但帕格尼尼還算是幸運的,當(dāng)他墮落到窮困潦倒的時候,一個善良的貴婦人,像天使一樣降臨到他的身邊。這個貴婦人叫荻達。荻達清楚地知道,拯救帕格尼尼的生命和靈魂,必須從他的雙手開始。因為帕格尼尼的墮落是雙手開始的。首先,荻達將帕格尼尼接到鄉(xiāng)村自己的一個別墅,對他開始了三年的精心調(diào)養(yǎng)。生活上的多滋味調(diào)養(yǎng),心靈上的仁愛撫慰,音樂上的指導(dǎo)輔助。 荻達手把手地教會了帕格尼尼吉它演奏指法。使他學(xué)會了用手指拔出與長笛相似的泛音和雙音,使帕格尼尼重新找到了手感和樂感,并創(chuàng)造出了小提琴演奏新技法!夺鳙C》是帕格尼尼二十四首小提琴隨想曲第九曲的別名,E大調(diào),其中一段雙音,象狩獵號角聲。就是從荻達那里學(xué)來的。
手指的靈性恢復(fù),取決于一位善良的女人之手的把握;而心靈的復(fù)蘇,緣于荻達心靈和愛的呵護。帕格尼尼的音樂再生,是荻達用愛心拯救復(fù)活的。在鄉(xiāng)村別墅靜養(yǎng)的三年中,帕格尼尼學(xué)會了珍愛自己和他酷愛的音樂。在荻達的調(diào)養(yǎng)下,他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熱那亞。并在盧卡重新舉辦了小提琴音樂會。
帕格尼尼在藝術(shù)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卻備受疾病的折磨。他從小就病魔纏身,一生中幾度死里逃生。46歲時,突然牙床長滿膿瘡,只好拔掉幾乎所有的牙齒。牙病初愈,又染上嚴重的眼疾,幼小病弱的兒子于是成了他的“拐杖”。1828年以后,他的演出越來越少。過50歲后,關(guān)節(jié)炎、腸道炎、喉癌等疾病不斷向他襲來,后來他的聲帶也壞了,成了啞巴,只能靠兒子按他的口形作翻譯來與人溝通,可見他一生的成就來得多么不易。
帕格尼尼是一位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但為了隱藏自己獨創(chuàng)的演奏技巧,他不肯將自己的作品出版。他去世10年后,人們才將他的作品編輯出版,總共包括:50首小提琴曲杰出,其中《二十四首隨想曲》的某些部分曾被李斯特、舒曼、勃拉姆斯、拉赫瑪尼諾夫等人改編成鋼琴曲;12首小提琴與吉他奏鳴曲,其中6首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吉他的四重奏;6首小提琴協(xié)奏曲,其中《b小調(diào)第二小提琴協(xié)奏曲》(《鐘聲》)是他的代表作,主要特點是演奏技巧精湛,尤其是首尾兩個樂章遙相呼應(yīng),精彩迷人,無愧于它的標題《鐘聲》。作品1851年剛出版,李斯特就立即將它改編為同名鋼琴練習(xí)曲。原作與改編曲雙雙傳于后世,至今仍是音樂會上常見的曲目。他還創(chuàng)作有吉他曲200首,以及其他各種室內(nèi)樂作品等。
艱難的下葬
帕格尼尼的琴聲有股魔力。人們在他琴聲中能忘記正在流行的霍亂,依然人山人海地來捧場。一名盲人聽他的琴聲,以為是樂隊演奏,當(dāng)?shù)弥_上只有他一人時,大喝一聲“他是魔鬼!”隨即倉皇逃走。這聲“魔鬼”似乎成了讖語。
帕格尼尼58歲時因肺結(jié)核口噴鮮血而亡,當(dāng)喪鐘敲響時,忽然又戛然而止。他生活的小城每個人都明白這意味著什么。他去世幾個小時前,一個傳言正在城里擴散。
謠言散播者是一位神父,這個無聊的家伙在帕格尼尼奄奄一息時,盤問他琴里藏著什么秘密。帕格尼尼只好忽悠他一下,“里面藏著魔鬼!”然后掙扎著去拿小提琴……神父逃出來以后匆忙向主教報告,謠言立刻傳遍全城。帕格尼尼那根能誘發(fā)出天籟之聲的琴弦,是由他殺害的情人的腸子做成——正是這根弦纏住他的脖子,將他慢慢絞死。
主教聽后下令停止喪鐘,全城的氣氛顯得詭異緊張。小城沒人能忍受一個魔鬼同盟者,甚至不允許為他舉行一場葬禮。朋友只得給他的尸體注射防腐劑并帶回家藏起來。尸體停放兩個月后,宗教當(dāng)局仍不同意下葬,于是朋友便把遺體公開展示以期喚醒輿論,但人們避之唯恐不急。
他的遺體輾轉(zhuǎn)于各個港口,都不準其上岸,最后在無人的小島上擺放了四年,后被偷運到家鄉(xiāng)藏起來。大約三十多年后,他兒子再次和教會交涉,宗教當(dāng)局回答說,除非能提供死者坦白悔罪的證明,否則不能撤銷禁令!而所謂悔罪的證明是什么呢?把由魔鬼幫助賺的錢全部還給教會。兒子屈服了活生生的勒索,支付了150萬馬克。在一個悄悄的夜晚,大師終于入土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