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笛子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發(fā)音動人、婉回。古人謂“蕩滌之聲”, 故笛子原名為“滌”,日本至今還保留有“滌笛”,后演變?yōu)槿缃竦牡。笛子是中國民族樂隊中重要的旋律樂器,多用于獨奏,也可參與合奏。笛子實際上是一類樂器的通稱,如果從音高上分類,笛子一般分為曲笛 (笛身較為粗長,音高較低,音色醇厚,多分布于中國南方)、梆笛(笛身較為細(xì)短,音高較高,音色清亮,多用于中國北方各戲種)和中笛(形狀、發(fā)音特點介于曲笛和梆笛之間)。
在強盛的唐朝也是竹笛的興旺時期,笛曲豐富,人材輩出,隨著唐朝歌舞音樂和大曲的盛行,出現(xiàn)了許多盛名的演奏家,如李暮、孫夢秀、 尤承恩、許云封等一代神笛.漢代和晉代的馬融、蔡邕、桓尹、綠株等演奏家. 曲目有《武溪深》、《落梅花》、《梅花三弄》、《紫云回》、《云州曲》等,遺憾的是歷代眾多的笛曲卻沒有譜子能留傳下來,就現(xiàn)在演奏《梅花三弄》即晉代桓尹的笛曲,也只能從古琴譜的《梅花三弄》中去翻版演奏了。
滔滔江河,滾滾長江。自五十年代以來中國竹笛再次掘起,更放異彩。以北派馮子存、劉管樂,南派趙松庭、陸春齡為代表的南、北二派笛風(fēng)均以深厚的民間音樂功底譜寫及改編了一大批笛曲,為以后幾十年的笛曲和笛藝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在笛子的發(fā)展史上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xiàn)。
長江后浪推前浪,到了六七十年代人材輩出無窮。無論從演奏技法和曲目更是脫穎、創(chuàng)新,使笛子藝術(shù)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并逐漸擺脫了南、北之分的概念。樂曲的內(nèi)容從強調(diào)地方風(fēng)格到追求意境的刻畫, 廣泛吸取其它藝術(shù)品種及姐妹樂器的技法而融匯貫通,大大豐富了笛子本身的表現(xiàn)力,1991年朱踐耳先生為竹笛和22件弦樂器而作的室內(nèi)交響樂《第四交響曲》榮獲瑞士瑪麗.何塞皇后國際交響樂大賽獎。國外評贊為“具有如此奇妙的音響及不可替代的民族性”,可見中國竹笛的可容性及它的廣泛性正以它那不可抗拒的能量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