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創(chuàng)作《英雄》交響曲的導火索
昨天我們談到了貝多芬寫英雄交響曲的初衷是由于對拿破侖本人強烈的個人崇拜。今天我們 來具體看一看創(chuàng)作的導火索和完成后的一些變化。
1798年,處在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法國在維也納設立了公使館(相當于今天的大使館),里面有各種參贊(商務、文化、教育、軍事等)。貝多芬結識了法國的一位將軍波拿道特(軍事參贊)和小提琴家克魯采(文化參贊/文職)。
波拿道持很欣賞貝多芬的才華.有一天他倆一起喝茶,聊得非常開心,在得知貝多芬十分崇拜拿破侖以后,就建議他創(chuàng)作一首名為“波拿巴”(拿破侖)的交響曲。
貝多芬欣然接受這一建議,并決定于1803年開始創(chuàng)作交響曲《波拿巴》并計劃將它作為禮物獻給拿破侖。
那么當《波拿巴》交響曲正式完成以后又發(fā)生了什么了?為什么它的名稱后連變成了《英雄》呢?英雄在誕生的初期是否和我們今天一樣受歡迎呢?我們明天接著聊。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