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康內(nèi)的音樂里,流淌著一段電影史
當一位作曲家在街頭被樂迷認出時,是更希望聽到樂迷們呼喊自己的姓名,還是輕聲哼出自己的音樂?對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埃尼奧·莫里康內(nèi)來說,后者是他與樂迷間令人愉悅的默契。
莫里康內(nèi)的作品橫跨古典、爵士、流行、搖滾,甚至電子音樂。而為他贏得殊榮的電影音樂,亦涵蓋了西部片、文藝片、愛情片、紀錄片、動作片、黑幫等眾多題材與種類,且無論哪一類,其配樂都能一鳴驚人,成為這一類作品的標桿。他的音樂里,流淌著一段電影史!剁S客三部曲》中,不羈的口哨、倔強的小號、號泣的口琴、原始的陶笛、狂野的電吉他,成為西部片的標志。《時空三部曲》中,《海上鋼琴師》里的《愛的演奏》,成為人們一見鐘情時的悸動心聲。《美國往事》里的《黛博拉之歌》《童年記憶》成為追憶逝去美好時惆悵、滄桑、悲傷與無奈的椎心之音。而這些還只是其電影配樂杰作中的一部分。
是的,莫里康內(nèi)并不愿將自己定義為電影配樂大師。在安東尼奧·蒙達采訪時問他最希望自己如何被定義時,“作曲家”是他沉默之后微笑道出的答案。在筆者看來,恰恰是對這個“自我界定”的堅持,讓莫里康內(nèi)在相當一部分人認為電影配樂不過是一種服務業(yè)時,依然沒有放棄和松懈對“超越限制和束縛”的自我要求!敖邮芩宋谢驗樗朔⻊斩鴦(chuàng)作的音樂,也可以是偉大的音樂!倍nD的上百首交響樂、亨德爾的煙火音樂、巴赫的彌撒與清唱劇,都是他心中最好的例證。于是,從小受父親影響、一度希望自己成為一名小號演奏家的莫里康內(nèi),在一部部影片中讓他從小便熟悉的小號吹奏出豐富而多變的氣質(zhì)。《欲海驚心殺人夜》中的爵士風情,《荒野大鏢客》中的激昂悲壯,《美國往事》中的陰沉冷漠,《海上鋼琴師》中的郁郁不得志,無一不與影片中的人設精準匹配。
而在其配樂的影片中,“玩轉(zhuǎn)鋼琴”的一系列主題,更是莫里康內(nèi)作為作曲大師的功力彰顯!饵S金三鏢客》中與鐘琴交融的鋼琴琶音充滿不安,《西部往事》中預制鋼琴的特殊音效賦予其獨特的音樂色彩,《美國往事》中與鋼片琴一同引出的回憶主題似雨滴落寞而下,《天堂電影院》主題曲中返璞歸真的慢板勾勒出風平浪靜的海面。當然,最為精彩的體現(xiàn)自然在《海上鋼琴師》。畢竟,給一位從未下過船、從出生起便只聽過船上音樂的“世外傳奇”譜寫既顯老到又透純真的即興音樂,實在不是件易事。從開篇時1900(《海上鋼琴師》主人公)童年時隨船“蕩漾”、與琴共舞的“莫扎特再世”,到前文提及的《愛的演奏》,再到令人津津樂道的斗琴炫酷片段,每一首都展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質(zhì)感。在筆者看來,伴宴時對5位不同賓客的音樂肖像素描,才是真正的硬功夫。兇悍貴婦、貴族青年、風塵女子、不速之客、落寞老紳士,每一個都惟妙惟肖、傳神到位,實在教人拍手叫絕。而該片也同樣盡顯出莫里康內(nèi)對小號、豎琴、小提琴、單簧管、圓號等各種樂器和爵士、古典等不同音樂風格的多面駕馭。
莫里康內(nèi)從小便顯露出作曲天賦,6歲寫出第一首作品,12歲入圣塞西莉婭音樂學院接受專業(yè)訓練,不到2年完成了4年的課程。在20世紀60年代投身電影界之前,他一直致力于管弦樂和室內(nèi)樂的創(chuàng)作。這些無疑都為其之后在電影音樂中一鳴驚人并保持高產(chǎn)高質(zhì)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除去對各種樂器的充分發(fā)掘與對各類風格的駕輕就熟之外,這些經(jīng)歷更為其在電影音樂中交響樂的獨到運用給予幫助。而在《美國往事》中,莫里康內(nèi)更是將交響樂的深厚魅力發(fā)揮到了極致。
就在今年意大利疫情嚴峻的時候,一個意大利樂手映著夕陽在屋頂演奏《黛博拉之歌》的視頻在各網(wǎng)絡社交平臺刷屏,熟悉的旋律在空蕩廣場的上空回蕩,觸動人心。不承想,不出半年,譜寫出500多部電影音樂的莫里康內(nèi)離聽眾而去。91歲高齡的他,曾斬獲三屆格萊美獎、六次奧斯卡提名、三次金球獎、兩次歐洲電影大獎、六次英國電影電視藝術(shù)獎,及威尼斯影展金獅榮譽獎,卻將這些榮譽視為“一位作曲家的痛苦”。他出生于羅馬,終生住在意大利,拒絕學習英語,在好萊塢聲名大噪時卻對之抗拒,只為保證創(chuàng)作能由自己決定。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