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音樂學院2019川音杯大學生小型器樂曲作品比賽決賽暨頒獎音樂會成功舉行
2019年6月4日晚19:30分,“四川音樂學院2019川音杯大學生小型器樂曲作品比賽決賽暨頒獎音樂會”在四川音樂學院聶耳音樂廳成功舉行。作為作曲專業(yè)學生藝術實踐課堂的一部分,此次比賽為我系作曲學生們搭建起了一個互相交流和學習的平臺。
本次作曲比賽的宗旨是秉承傳統(tǒng),推陳出新,面向四川音樂學院在讀學生征集編制為1-5件樂器任意組合的室內(nèi)樂作品。本次比賽共收到參賽作品64部,由專家組成的評委會經(jīng)過初評復評,有12部作品入圍決賽。當晚的決賽暨頒獎音樂會由四川音樂家協(xié)會主席、四川音樂學院前院長、西南音樂研究中心主任林戈爾教授,四川音樂學院副院長孫洪斌教授,四川音樂學院管弦系系主任蔡宇教授,四川音樂學院作曲系系主任楊曉忠教授,四川音樂學院作曲系副系主任郭元教授,四川音樂學院作曲系昌英中教授和四川音樂學院作曲系施子偉教授組成的終評評委組對作品進行現(xiàn)場打分。
本屆比賽作為以器樂基礎寫作技能練習為目的、以音樂會劇場為形式的教學實踐活動,注重了基礎性、技術性、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性四大要素,強調(diào)了基礎訓練和突破創(chuàng)新之間的承接關系。比賽堅持貫徹了黨的文藝方針,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弘揚時代主旋律,并展示出21世紀大學生風采。當晚演出的作品形式多樣、題材豐富、個性鮮明且演出效果好。
作曲系2016級本科生晏毓璘的作品《撫古盆趣》(為古箏、小提琴、低音提琴和手風琴而作)獲得一等獎。作品靈感來自于一幅盆景工筆畫,選自明末清初畫家陳洪綬的《撫古圖》!皳峁拧奔礊榕R摹古跡之意。一只盆景雖小,纖巧至甚微,卻象征著無垠蒼穹,音樂試圖描繪其袖珍盆缽中翻卷出的無數(shù)個斑斕世界。作曲系2016級本科生劉睿昕的作品《梅花箋》(鋼琴獨奏)和作曲系2015級本科生王藝欽的作品《A YU MAI》(彝語漢譯:姑娘)(為古箏和笙而作)獲得二等獎。《梅花箋》通過三首不同時期描寫梅花的“詩、詞、曲”力圖表現(xiàn)“梅”這一自古受文人推崇之意象;《A YU MAI》靈感來源于貴州彝族民歌,根據(jù)其音樂材料及歌詞大意進行創(chuàng)作,力圖表現(xiàn)彝族情郎對心愛姑娘的情訴。四川音樂學院附中高二年級周茵笛的作品《四季》(鋼琴獨奏)、作曲系2017級研究生蔡一超的作品《弦》(大提琴獨奏)以及作曲系2017級本科生王蕓萌的作品《從彌漫無形的水里》(為琵琶和鋼琴而作)獲得三等獎!端募尽纷髡卟捎米冏嗍址ǎ灰来畏謩e由“冬”、“春”、“夏”、“秋”四個連貫的段落組成;《弦》作者采用宋飛的《小重山》的詩句來從另一個方面來解釋這個概念;《從彌漫無形的水里》為作者由“大道無常亦無形”所感而得。
今年與往年比賽不同的是,四川音樂學院作曲系和成都市宣傳部版權處進行了接洽,使更多的同學有了版權意識,明白了需要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權利的捍衛(wèi)。他們在5月30日完成了登記,并獲得了版權登記證書。在音樂會的現(xiàn)場,西南聯(lián)合產(chǎn)權交易所版權交易中心副總經(jīng)理趙衛(wèi)華先生上臺發(fā)言并為所有獲獎者頒發(fā)版權登記證書。在音樂會尾聲,林戈爾教授對此次音樂會的作品做出了點評,并對同學們之后的創(chuàng)作之路寄予了希望。此次音樂會的成功舉辦也離不開作曲系學生會同學們盡心盡力地提前做好各項工作,操辦會場及布置,維護好現(xiàn)場秩序,最終使得這次音樂會圓滿舉行。
在此次決賽暨頒獎音樂會中,同學們的作品展現(xiàn)出了新一代青年作曲家極具個性的創(chuàng)作風格,同時也擁有承襲傳統(tǒng)、回歸自然的共性。青年作曲家們在不斷探索的艱辛歷程中,用作曲技巧表現(xiàn)著深厚的人文修養(yǎng),讓作品散發(fā)著極強的感染力。演奏者對作品深刻的理解,對作品細致的處理,也為音樂的二度創(chuàng)作做了很好的詮釋。我們共同期待著更多青年作曲家們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問世!
附:作品獎獲獎名單:
等次 作品 作者
一等獎 《撫古盆趣》 晏毓璘
二等獎 《梅花箋》 劉睿昕
《A YU MAI》 王藝欽
三等獎 《四季》 周茵笛
《弦》 蔡一超
《從彌漫無形的水里》 王蕓萌
表演獎獲獎名單
等次 作品 主要演出人員
一等獎 《撫古盆趣》 張桓、亢溱、朱科屹、韓塏睿、朱柄睿
二等獎 《四季》 劉韻
三等獎 《梅花箋》 王乙安
作曲系
2019年6月5日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