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笙樂傳奇”吳巍與荷蘭巴洛克古樂團音樂會
2019五月音樂節(jié):“笙樂傳奇”吳巍與荷蘭巴洛克古樂團音樂會 【開票】
演出時間:2019.05.12
演出劇場:音樂廳
演出時長:待定
日期/場次:2019.05.12 周日 19:30
藝術家 吳巍笙演奏家
旅德音樂家吳巍是活躍于當今國際樂壇的現(xiàn)代派笙演奏家,中國民族管弦樂協(xié)會笙專業(yè)委員會名譽理事,德國世界民族音樂協(xié)會,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及音像版權協(xié)會會員,德國亞洲藝術室內樂團藝術總監(jiān),上海東方學者,曾任上海音樂學院特聘教授。
吳巍1992年畢業(yè)于上海音樂學院笙專業(yè)并考入上海民族樂團,師從翁鎮(zhèn)發(fā)教授、徐超銘教授、牟善平教授、劉金祥教授。1995年獲得德國政府的“DAAD”最高文化交流獎學金留學德國柏林漢斯·艾斯樂音樂學院。吳巍曾贏得國內外諸多音樂獎項: 1996和2002年兩次榮獲德國世界音樂大賽“Musica Vitale”首獎;2004年德國“世界音 樂”最高獎“Global Root”;2011年“愛丁堡國際藝術節(jié)先驅天使獎”;2012年錄制的CD“亞洲藝術樂團現(xiàn)代作品集”榮獲“德國評論最佳唱片獎”;2014年與德國留聲機唱片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錄制首張由陳銀淑專門為他量身定制的笙協(xié)奏曲Su,(世界著名指揮鄭明勛執(zhí)棒,首爾愛樂協(xié)奏),此唱片榮獲2015年國際古典音樂唱片大獎(International Classic Music Award 2015)、BBC Magazin金唱片獎和德國留聲機唱片大獎提名。
英國衛(wèi)報稱“吳巍對此曲神乎其技的演繹成為2014年BBC逍遙音樂節(jié)上的高潮之一”,并與其他著名指揮和音樂家一起被永久收錄在2014經(jīng)典宣傳片中。錄制的笙與手風琴二重奏CD“John Cage- Two3”榮獲2015“德國樂評獎”、2017年榮獲“新繹杯”杰出民樂演奏家獎;錄制的CD“Simeon Pironkoff- Skin Double”榮獲2017年”奧地利出版大獎”;錄制的CD“Liza Lim-森林的思考”榮獲2017年“澳大利亞藝術音樂大獎”提名。
作為笙獨奏家他曾與世界頂級指揮、管弦樂團及室內樂團合作,如長野健指揮的柏林愛樂、古斯塔夫·杜達美爾指揮的洛杉磯愛樂樂團、鄭明勛指揮的法國國家廣播交響樂團和首爾愛樂樂團、宜蘭沃爾科夫指揮的BBC交響樂團、Jaap van Zweden指揮的荷蘭國家廣播交響樂團、Susanna Mälkki指揮的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愛樂、Markus Stenz 指揮的BBC蘇格蘭交響樂團、Matthias Pintscher 指揮的赫爾辛基愛樂樂團、簡文彬指揮的奧地利因斯布魯克的蒂羅爾交響樂團、呂嘉指揮的澳門交響樂團、湯沐海指揮的盧森堡愛樂樂團、水藍指揮的德國電臺薩布呂肯交響樂團,以及東京交響樂團、德國NDR交響樂團、美國紐約阿爾巴尼交響樂團、慕尼黑交響樂團、德國呂貝克愛樂樂團、德國弗萊堡愛樂樂團、比利時法蘭德斯交響樂團、臺北交響樂團、法國布遼茲現(xiàn)代室內樂團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德國Ensemble Modern、北美St.Lawrence Quartet弦樂四重奏、德國Lautten Compagney巴洛克室內樂團、荷蘭現(xiàn)代室內樂團、澳大利亞Elision現(xiàn)代樂團等。
受邀參加的重要國際音樂節(jié)有:BBC Proms逍遙音樂節(jié)、柏林音樂節(jié)、慕尼黑雙年展、多瑙愛心根現(xiàn)代音樂節(jié)、愛丁堡國際音樂節(jié)、慕尼黑音樂萬歲音樂節(jié)、巴黎之秋藝術節(jié)、華沙之秋音樂節(jié)、柏林三月現(xiàn)代音樂節(jié)、三得利東京夏日音樂會、芬蘭國際音樂節(jié)、奧地利“聲音的軌跡”國際音樂節(jié)、匈牙利Bartok現(xiàn)代藝術節(jié)、科隆音樂藝術節(jié)、德勒斯登現(xiàn)代音樂節(jié)、紐約林肯中心音樂節(jié)等。
作為現(xiàn)代笙演奏家,他致力開發(fā)笙的現(xiàn)代作品。世界首演曲目400多首(二十多首笙協(xié)奏曲)、有約翰·凱吉、陳銀淑、細川俊夫、Joerg Widmann、Jukka Tiensuu、Guus Janssen、Liza Lim、Enjott schneider、Helmut Zapf、郭文景、瞿曉松、許舒亞、陳曉勇、秦文琛、賈國平、黃若、鐘啟榮等作曲家的作品。
吳巍以笙作曲家的身份曾榮獲法國洛約蒙基金、德國薩克森州文化創(chuàng)作基金、慕尼黑音樂萬歲委約創(chuàng)作獎金、芝加哥Sloght基金、柏林文化部創(chuàng)作獎金和漢堡漢莎文化基金。他也曾是莫扎特協(xié)會,巴黎Montbelizrd劇院,法國洛約蒙基金會,漢堡漢莎文化中心,紐約Civitella Ranieri基金會以及法國LECAP-AULNAY駐團藝術家。與著名盲人作曲家Earl Howard合作完成2011年紐約Guggenheim基金項目。
演出團體 荷蘭巴洛克古樂團
對于作曲家、先鋒人士、冒險家和現(xiàn)實主義者來說,巴洛克音樂就像是一座金礦,而在這個華麗的音樂世界里,荷蘭巴洛克古樂團可謂風生水起、聞名遐邇。樂團演繹的作品讓人迷醉,其通過巴洛克和其它類型的音樂所展示出的張力和活力讓大批的樂迷為之傾倒。如樂團會從日本民族的視角呈現(xiàn)維瓦爾第的作品,將賴因貝特·德·萊烏和巴赫有機交融,并演繹出打擊樂如何界定巴洛克音樂的律動。與其它團體和獨奏家合作是樂團的項目核心,通過這些合作,樂團讓年代久遠的音樂在當下重煥生機。荷蘭巴洛克古樂團與許多獨奏家都擦出過絢麗的火花,包括萊謝克·莫斯德、喬瓦尼·索利馬、埃里克·弗洛伊曼斯、拉爾斯·烏爾里克·莫滕森,以及艾斯林·諾斯基等。樂團曾與阿姆斯特丹奧卡特劇院(Orkater)、荷蘭室內合唱團、阿姆斯特丹無伴奏合唱團合作,并在世界各地的舞臺上演出。
荷蘭報紙對荷蘭巴洛克古樂團與其它樂團和藝術家的合作做此評論:“在形式上,樂器與各種不同風格對比鮮明,而效果上卻又相得益彰。新事物就是這樣產(chǎn)生的”。樂團的出發(fā)點一直都是傳統(tǒng)、創(chuàng)新、驚奇,以及恰如其分的娛樂精神。
在即將到來的演出季里,荷蘭巴洛克古樂團將和喬瓦尼·索利馬、萊謝克·莫斯德、賴因貝特·德·萊烏、多蘿特·米爾德斯、瑪爾捷·范·德·韋特靈以及荷蘭室內合唱團等同臺獻藝。
羽管鍵琴和管風琴演奏家提妮柯·斯坦布林克(1977年生人)是荷蘭巴洛克古樂團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她之前在茲沃勒和格羅寧根的音樂學院任教,從2014年開始在海牙的皇家音樂學院擔任教員。在克伊克的圣馬丁教堂,她擔任“管風琴教導員”。提妮柯是www.24classics.com網(wǎng)站巴洛克頻道的管理員。她花了數(shù)年的時間精心研究佩爾戈萊西的《圣母悼歌》手稿,研究結果最終通過Edition Wallhall出版社出版。作為獨奏音樂家,她曾跟隨威廉·唐克學習管風琴,并在科隆音樂大學追隨凱蒂爾·豪斯坎德教授學習羽管鍵琴(獲得FPK和VSB機構的資助),并以最優(yōu)秀成績完成學業(yè)。
小提琴家朱迪思·斯坦布林克(1977年生人)曾師從露西·范達爾,并與許多樂團有過合作,包括阿姆斯特丹巴洛克管弦樂團、哥本哈根古樂團、波蘭藝術家古樂團等。她還曾任歐盟巴洛克管弦樂團的合唱指揮。朱迪斯也是荷蘭巴洛克古樂團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她和提妮柯兩姐妹組成了樂團的創(chuàng)意團隊。雖然憑借古音樂成名,朱迪斯喜歡穿梭于各種不同的音樂類型,而且游刃有余。也許她的上一個項目是和蕾切爾·波杰聯(lián)合舉辦一場維瓦爾第作品的音樂會,而下一個項目則是為埃里克·弗洛伊曼斯作曲或者改編雅克·布雷爾的法國香頌。目前,她除了在荷蘭巴洛克古樂團的職務之外,還同時擔任琶音古樂團的首席小提琴。她也經(jīng)常與交響樂團合作,如海牙愛樂樂團和阿納姆愛樂樂團。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