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建芬《新學堂歌》:求知路上愿更多孩子踏歌而行
《新學堂歌》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師晚年用自己的真情和心血,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出的有傳統(tǒng)文化底蘊的兒歌系列,以唐詩為主、結合漢樂府、三國、明清代的作品,迄今已創(chuàng)作50首。在教育改革成為全社會最關注的焦點的時候,《新學堂歌》受到新一輪的禮贊,其意義可謂深遠。
據媒體報道,近日在央視《經典詠流傳》節(jié)目中,當孩子們用純粹且清澈的童聲演唱了三首《新學堂歌》后,在場的觀眾極為動容。大家?guī)е鴮ψ髌返木匆,三次起立鼓掌向這位真正的大師致敬。82歲的谷建芬老師也現場介紹了自己嘔心瀝血13載,只為讓孩子們在經典中成長的心路歷程。這讓所有人深思:當下,在為學生減負、創(chuàng)造更好的教育環(huán)境的大背景之下,如何給素質教育以更準確的定位?
中國最早的教育家孔子有云:“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即以詩歌來感發(fā)意志,促使個體向善求仁的自覺,以禮實現人的自立,最后在音樂的教育熏陶下實現最高人格的養(yǎng)成!缎聦W堂歌》正體現出了對于文化傳承、對于素質教育方式以至于對教育最終目的與核心內涵的深刻思考,值得更多施教者、受教者以及全社會悉心體會。
近年來,中小學的語文教材中,古詩文的比例大幅提升。這種可喜的變化,并非臨時起意,而是籌劃已久,“大有來頭”。教育部教材局局長鄭富芝說:“通過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通過我們的教材,讓廣大青少年從小就打好‘中國底色’,要使我們的孩子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比绾巫尯⒆觽冋嬲行У亍按蚝谩袊咨?通過老師的講解,通過背誦、通過一次次的考核銘記在心,當然是途徑之一。但如果,學生們不以背誦為苦,卻以吟唱為趣,甚至通過吟唱更準確地理解到經典的內涵和人生真諦,那是不是就實現了“學習自帶發(fā)動機”的理想效果?
可以說,看過這一期《經典詠流傳》節(jié)目的觀眾,無一不動容。這就說明,不管是深情的《慈母吟》還是激昂的《出塞》,不管是充滿童趣的《詠鵝》還是質樸誠摯的《憫農》,原作者的思緒與曲作者的深情“無縫對接”,徑直走進了受眾的心里。詩是心靈的歌唱,讓我們的孩子,有直面人生然后從容歌唱的能力,不正是教育的真諦么!
真正知識的傳授,是一種穿越時空、從容應對現實要求的心有靈犀。這可能就是古往今來人們所崇尚的“道之所在”。而“術”的修行,可能必須根據“道”的需求而變化。教育,終極目標在于道,術永遠都是次要的。著名音樂家梅紐因說:“我愿意相信,美與真這兩門偉大的科學,若結合于音樂之中,再加上其中基于自我約束的秩序與對和諧恬靜的更深理解,就必將使我們的文明擁有更多的成熟、覺悟和平衡!闭嫘南M裉熘袊暮⒆觽,在腳踏實地、努力學習的同時,應該擁有踏歌而行的自信與從容!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