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雜談:音樂史上我們搞錯的那些事兒
巴赫廣為流傳的《G大調(diào)小步舞曲》
真實情況:該曲并非巴赫所作,因為巴赫而廣為大家所知倒是真的
因巴赫而出名的小曲 G大調(diào)小步舞曲(作品Anh.114)是現(xiàn)今許多琴童都會彈到的《巴赫初級鋼琴曲集》中的第一首。該曲記載在《致安娜.瑪格麗娜古鋼琴小品集》中。雖然該曲因巴赫的這本小集子出名,但它并非巴赫所做。1970學術(shù)界正式認為該曲的作者是巴赫的朋友,管風琴家佩措爾德(Christian Petzold)。
原曲所在的曲集《致安娜.瑪格麗娜古鋼琴小品集》中的安娜是巴赫的第二任妻子。安娜溫柔美麗,她比巴赫小15歲,是一位宮廷小號手的女兒,曾是一位頗有前途的歌手。據(jù)說她很小就見過巴赫。安娜嫁給巴赫之后就退出了歌壇,安心在家操持家務。后來巴赫帶領(lǐng)全家來到當時冷清的外省小城萊比錫。為了給年輕的安娜解悶,巴赫教她彈管風琴,給她寫輕快俏麗的小鍵盤曲集。他曾贈予安娜兩個音樂筆記本,里面都是為她而作的音樂。其一作于1722年,他們結(jié)婚之后的第一年。第一本是一只破舊褪色的淺綠色筆記本,內(nèi)頁邊角裝飾著棕色皮革,看得出曾經(jīng)精美華貴,如今只遺留下三分之一的譜頁,都是片段的小樂思,有后來的法國組曲、哥德堡變奏曲的主題、巴赫清唱劇中的詠嘆調(diào)和練習小曲。1725年,在安娜生日的時候,巴赫再次送了她一個音樂筆記本。這本有39首曲子,有巴赫的曲子,還有其他作曲家的曲子。我們后來說簡稱的“安娜筆記本”主要是指后一本,后來還給編了號(BWV Anh.),里面最著名的就是這首《G大調(diào)小步舞曲》。
貝多芬的《致愛麗絲》
真實情況:出版商把曲名寫錯了
1810年4月27日貝多芬完成了他流傳最廣的《致愛麗絲》.當時他追求自己的女學生Therese Malfatti,遂寫了這首甜美明媚的小曲贈給她.手稿寫著"FUR Therese,1810年4月27日,為了回憶。貝多芬”等字。"1867年斯圖加特在出版這首曲子的樂譜時卻把曲名錯寫成《FUR ELISE》(致愛麗絲)。自此就以這個名字流傳至今。
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
真實情況:這個名字真不是貝多芬起的,和盲女也沒啥關(guān)系
這個真的要吐槽下語文課本的以訛傳訛了!多少人都是因為這段文字誤會了“月光”奏鳴曲的來歷:該曲一般指貝多芬于的升C小調(diào)第14號鋼琴奏鳴曲,尤指第一樂章。這首鋼琴奏鳴曲是貝多芬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該曲于1801年夏天在匈牙利作成。據(jù)稱,此作品題獻給貝多芬17歲的學生裘莉塔·圭齊亞蒂(Giulietta Guicciardi)。據(jù)說貝多芬曾與她有過一段戀情。貝多芬自己在該作品(以及前一首作品)的樂譜上都使用了“幻想曲一般”(意大利文:Quasi una fantasia)的字樣。
“月光”的名字來源于音樂評論家路德維!とR爾斯塔勃的一篇評論,他將該曲第一樂章的朦朧氣氛與琉森湖夜晚的月色相比。據(jù)評論家費舍爾所說,“月光”這個名字極具誤導性,并非貝多芬的本意。他更指出貝多芬在手稿上有對莫扎特《唐·喬望尼》的備注,其中點明唐璜殺人后的音樂也是升c小調(diào),且與貝多芬作品的第一樂章有相近之處。亦有人稱此樂曲表達了對裘莉塔·圭齊亞蒂的愛意,甚至稱后者即是所謂“不朽的愛人”。對于本曲,尤其是第一樂章,歷來有著不同的解讀,包括對自然景色的描摹、對朋友的追思和對女學生單戀的宣泄等。柏遼茲認為其氣氛如哀歌一般。費舍爾也認為第一樂章是葬禮上的歌。貝多芬的一位傳記作者阿諾德·謝靈則稱此作品與莎士比亞的《李爾王》在情緒上有所關(guān)聯(lián)。在具體內(nèi)容的詮釋上,并沒有共識。
由于第一樂章氣氛沉著、朦朧、有著靜想的意味,令人印象深刻。柏遼茲評論說:“這是人類語言所不能描述的詩篇!彼鄬⒂沂值男煞Q為“追悼”,這與“月光”的解讀大相徑庭。
即便在貝多芬的時代,該樂章也享有盛名,甚至到了令貝多芬煩惱的地步——他對自己的學生卡爾·車爾尼說:“我絕對寫過更好的東西!
莫扎特窮困潦倒?
真實情況:莫扎特掙得一點都不少,但有可能常常舉債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在自己的臆測和想象中把音樂天才莫扎特的生活描繪得窮困潦倒,認為他四處給伙伴寫信以求得資助,天才的生活歷經(jīng)苦難,最后的歸宿卻是被草草掩埋于一個乞丐集中的墳墓中。但是,事實情況與人們的想象相距甚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彼得·謝弗的戲劇《莫扎特傳》以及導演米洛斯·福爾曼由此改編電影給我們的誤導。
實際上,莫扎特掙得一點都不少,但有可能常常舉債。
莫扎特誕辰250周年時,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曾有一個展覽,展出了莫扎特生命最后的十年(1781年-1791年期間,莫扎特居住在維也納,直到35歲去世)中收到的賬單和收據(jù)。這些文件表明,在維也納音樂界,莫扎特獲得的1萬弗羅林(當時貨幣)年薪,在當時看來堪稱一筆巨款。策展人奧托·比巴說“以莫扎特這樣的收入絕對可以納入到前5%的高收入人群中。在那個時代,一年500弗羅林,便可以維持一份非常舒服的上流社會生活,一個勞動者不過就是掙到25弗羅林一年!
莫扎特還能通過教授鋼琴和開音樂會掙錢,同時,作為皇家宮廷樂師還有額外收入。他擁有私人的臺球桌、理發(fā)師、專門的馬車停車位,在維也納,他還擁有一套7個房間組成的公寓,緊挨著大教堂。展出的文件還包括一張由莫扎特簽出的800弗羅林賬單,由其皇家資助人約瑟夫二世支付。莫扎特的父親利奧波德在一封信中夸耀兒子在一場個人音樂會上掙得了1000弗羅林!斑@真難以置信!崩麏W波德寫道。
展出的信件顯示,這位作曲家?guī)状稳瑥呐笥烟幩蚜_錢財以支付他昂貴的旅行費用,為了躲避債主追債,他不得不一再搬家,最起碼搬了11次!拔覀冃枰21世紀的人們從莫扎特的浪漫傳奇想象中解脫出來,人們以為他是個藝術(shù)斗士,事實卻是,他確實是個天才,卻是個直到生命結(jié)束都斂財不止的天才。他負債累累,沉湎于賭博無法自拔,這個嗜好尚未得到證實,但是沒有別的‘愛好’可以解釋他為何開銷如此龐大!辈哒谷巳绱丝偨Y(jié)。關(guān)于莫扎特的舉債,還有人研究說,在莫扎特的年代,負債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部分原因是因為當時社會貨幣短缺。
傳說莫扎特死后被草草掩埋于乞丐的墳墓中,這明顯也是個以訛傳訛的故事。事實卻是他被掩埋在一個尋常的公墓中,與同時代普通人無異。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