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項陽教授來天津音樂學院舉辦學術講座
11月1日下午,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項陽教授應音樂學系的邀請,在圖書信息樓音像廳舉辦了題為《樂戶·樂籍·官屬樂人——中國樂籍制度的千年傳承》的講座。副院長靳學東、系主任王建欣以及錢國楨、郭樹群等教授與學生們一起參加了此次講座。講座由王建欣教授主持。
講座中,項陽教授首先向師生們介紹了他的兩部關于古代樂戶研究的專著:《山西樂戶研究》《樂戶—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擔手》,之后,他為師生們詳細講解了中國古代樂戶制度。樂戶指專業(yè)賤民官屬樂人,從事樂戶的女性主要有三種身份,刑罰人員家屬、俘虜、政治犯人。樂戶制度作為歷代統(tǒng)治者懲罰罪犯和政敵的一項手段,從北魏一直延續(xù)至清,直至雍正皇帝即位后才將樂戶的賤籍制度加以消除。至此,樂戶制度在中國存在了1400多年。乾隆皇帝時期下令禁女伶,直接導致了“男唱女聲”的出現(xiàn),而這一現(xiàn)象與古代的樂籍制度也息息相關。項陽教授認為,中國人內心情感的儀式訴求中一定要有禮樂的表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古代的禮儀分為吉禮、嘉禮、軍禮、賓禮、兇禮(喪禮)等幾種,不同的禮儀所用禮樂也有所不同!岸Y樂相須以為用,禮非樂不行樂非禮不舉”,數千年間依照禮制,用樂形成體系化且一以貫之,成為具中華文明特色的基因構成。項陽教授還講解了“宮軒判特”、“大唐開元禮”、初唐時期的十部伎、九部伎、坐立部伎,中唐時期康國伎、安國伎等知識。最后,項陽教授指出,中國的雅樂是禮樂文化的血脈基因,也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積淀的深層精神內涵。我們應當去了解、繼承中國的特色禮樂文明。
通過這次講座,使師生們看到了項陽教授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也讓師生們在他鞭辟入里、深入淺出的講解中收獲良多。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