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種文藝評獎總是陷入“一窩蜂扎堆”的境地!耙栽u獎為目的”的文藝正在將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拉入“評獎文藝”的怪圈。去年中央巡視組專項巡視,直指文藝評獎過多過濫,存在暗箱操作、利益交換等問題。對此,文化部近日表示,全面清理整頓文藝評獎,取消、精簡、壓縮一批,總體減少60%以上。取消節(jié)慶的文藝評獎,加強評論。
“評獎文藝”與文藝評獎看似詞序之差,本質上反映了文藝群眾路線的彷徨。具體說,就是對“我是誰、依靠誰、為了誰”認知上的偏差。
其一是“唯獎是圖”混淆了“我是誰”。文藝評獎是評獎為文藝服務,而“評獎文藝”是文藝為評獎服務。文藝成為了獎項的附庸,喪失了獨立的靈魂。結果是,“獲獎是目的,倉庫是歸宿”,脫離群眾喜好、市場需求的獲獎作品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最終卻束之高閣,成為戴著桂冠的“僵尸”,獎項本身也成為群眾嘲笑的“皇帝的新裝”。
其二是“評獎文藝”在“依靠誰”上的錯位。他們依靠的不是廣大基層文藝工作者和群眾,而是與某些部門、機構乃至某些集團或個人的利益掛鉤,與他們高大上的“形象工程”掛鉤。以獲獎為目的的文藝創(chuàng)作與評獎的初衷和原則背道而馳,也與廣大受眾的基本期待明顯背離,甚至惡化、破壞了正在改革之中的文藝生態(tài)。
其三是“評獎文藝”在“為了誰”上的迷失。對某些文化管理部門和個別領導而言,文藝評獎是民心工程,“評獎文藝”是政績工程。對于壟斷獎項的大腕們來說,獎項不再是鞭策升華自己的動力,而成為邀功請賞、抬高身價的手段。對于承辦方而言,角逐大獎承辦權需要數額不菲的“跑獎”經費,文藝評獎就不能不為牟利服務,而不是單純地為精神文明服務。
毋庸諱言,近年來,相當一部分文藝評獎都會觸發(fā)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精神不太文明”的評獎也引來群眾吐槽無數。近日爆發(fā)的方方與T詩人的口水大戰(zhàn),雖然還沒有定論,但從中也可以看出癥結所在,即圍繞在各種獎項背后的是“文化政績觀”的博弈。不少地方將文藝得獎當作重要政績,投入不菲,不惜一切手段“攻獎”。對于一些全國性的重要獎項,各地政府都有政策,有一系列的獎金、職務、職稱的配套措施。不少地方甚至不惜為獲獎“私人訂制”,高薪聘請大腕突擊創(chuàng)作,獲獎即散伙,更談不上“走下去”的演出,這種追逐利益的短期行為類似炒股的“高拋低吸”,不僅制造了文藝的虛假繁榮,吹大了文藝泡沫,對于文藝人才的培養(yǎng)和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更是禍害不淺。
客觀地說,當下文藝評獎依然不可或缺,特別是網絡資訊泛濫的時代,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文藝世界更需要文化的標桿和燈塔。文藝依然需要“主旋律”肩負表彰先進、引導受眾、培植人心的重任,問題實質在于文藝評獎需要少而精。少而精才具有權威性。譬如近年飽受詬病的文藝評獎“雙黃蛋”現象,不少評獎為了“搞平衡”,不僅獎項名目繁多,而且同一獎項內部也“一獎多人”,生出許多“雙黃蛋”甚至“一堆蛋”。名目多而濫、標準混且亂,評獎的權威性自然大打折扣。
重塑權威、重建標準是文藝評獎的當務之急。這需要發(fā)揮文藝批評的作用。文藝評獎和文藝批評本是文藝發(fā)展的兩翼。一方面要不斷改進評獎辦法,建立健全完善的評獎機制,更重要的是公開、公正、公平的評價要以健康、透明、服眾的文藝批評為前提。這便要求倡導良好的學術風氣,重評輕獎,充分發(fā)揮文藝批評的良性引導和輿論監(jiān)督作用。
借用魯迅先生的話,文藝批評要有“橫眉冷對千夫指”的勇氣,“評獎文藝”才無可遁形,文藝評獎方會激發(fā)文藝創(chuàng)作的“俯首甘為孺子!。有文藝批評之吶喊,才有文藝評獎不彷徨。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