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族樂團攜手新疆藝術劇院民族樂團上演“雙城協(xié)奏”
新疆藝術劇院民族樂團成員正在演奏柳琴與熱瓦普(樂器)。
10月10日,上海民族樂團攜手新疆藝術劇院民族樂團,在上交音樂廳舉辦大型民族音樂會“我們新疆好地方”。上海與新疆在民族樂聲中“雙城協(xié)奏”,也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獻上一份大禮。
相較以前的傳統(tǒng)民樂演出,昨晚演出現(xiàn)場的熱烈程度,超出了上海民族樂團的想象。演到最后,兩團演奏員盡興到雀躍,觀眾亦躍躍欲試,要從座椅上彈跳起來!耙魳窂d完全是歡樂的海洋。這種民族融合,不是喊個口號能得來的。文化和藝術的力量,超出你的想象!鄙虾C褡鍢穲F團長羅小慈感嘆說。
1960年代,上海曾有數(shù)十萬知識青年在“我們新疆好地方”的歌聲中遠離家鄉(xiāng)參加援疆建設,上海和新疆自此形成深厚情感維系。2013年,文化部提出,要求通過文化交流促進文化認同,全面推進新疆文化建設,實現(xiàn)以現(xiàn)代文化引領新疆發(fā)展的目標。上海民族樂團此番與新疆藝術劇院民族樂團同臺合作,正是在深入文化援疆的契機下水到渠成。
今年亦恰逢上海文藝院團改革,羅小慈坦言,“生存上解決了很多問題,我們更能專心創(chuàng)作,培養(yǎng)人才。”為籌備音樂會,民樂團在前期準備過程中下了不少功夫。7月,民樂團藝術總監(jiān)王甫建專門帶了一批年輕演奏家,并在全國范圍選出一批青年作曲家赴新疆實地采風。他們深入達坂古城、天山腳下,與當?shù)匾魳芳医涣,也學習當?shù)孛褡鍢菲鞯呐淦骱脱葑嗍址ā?/p>
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教師羅麥朔、沈陽音樂學院教師王云飛、中央民族樂團駐團作曲姜瑩、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碩士研究生李博禪、青年作曲家王丹紅,各掘潛力,在此基礎上新寫和改編了一批與絲綢之路、新疆人文精神相關的作品。
熱烈鏗鏘的民族管弦樂《邊疆處處賽江南》為昨晚的音樂會啟幕。音樂會上半場幾乎被新疆經(jīng)典民歌包圓,《達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半個月亮爬上來》、《掀起你的蓋頭來》等改編金曲一出,維吾爾族風情瞬時飄滿全場。下半場則主推五位青年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樓蘭意象》、《天山晟》、《絲綢之路》等新作一奏,
靈動中盡現(xiàn)清新,并不比老歌遜色。
兩團始終同坐于臺上,38人的新疆團位列舞臺正中央,近80人的上海團分列兩側(cè),另有一支合唱團居于舞臺后側(cè),相當于一重另類布景。從開場到結(jié)束,兩團基本都是熱烈又喜慶的雙團合奏。
兩團樂器與演奏風格各有不同,合奏起來可有難度?“是有一個適應過程!绷_小慈坦言,兩團樂器形制不一,樂聲吹奏出來音頻、音色也不相同,對作曲家的寫作和改編提出了更高要求,“民歌改編,我們不是很口水化地弄一遍旋律,而是要重新編創(chuàng),仔細琢磨維吾爾族樂器與漢族樂器的特色,不然很難聽。寫作新曲,既要好聽,有新意,還要有時代感,這也是挑戰(zhàn)!
演出前一個月,上海民族樂團就派了指揮赴疆為新疆藝術劇院民族樂團排練。直到昨晚順利同臺,這番合作在羅小慈看來,對兩方都助益甚大!靶陆拿耖g音樂資源非常豐富,民歌也多,但他們?nèi)眲?chuàng)作人才,也缺演奏的基本功訓練。我們在技術和創(chuàng)作資源上稍強,但城市里長大的小孩,對音樂的敏感度和理解稍弱。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少數(shù)民族血液里的奔放、熱情和張力,那種原始的音樂沖動,我們不及人家!
一路排練、走臺、演出下來,羅小慈越來越感受到雙方在相互交融、相互影響、相互提高,“這點非常有價值!痹谒磥,讓上海民族樂團那些常年逛星巴克的城市年輕人,走進內(nèi)陸感受少數(shù)民族的原生態(tài)音樂,對他們今后的藝術之路也會有啟發(fā),“這場音樂會的最大特點,是藝術上的深度融合,藝術融合則體現(xiàn)出中國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與團結(jié)!
“我們新疆好地方”讓兩個民樂團都享受到了甜頭。羅小慈表示,上海民族樂團明年也有去新疆巡演的計劃,同時他們也有意將“我們新疆好地方”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構想,“通過與‘一帶一路’沿途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民族音樂交流與合作,來擴大中國民樂的影響力,增進交流!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