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文化繁榮的社會里,演藝業(yè)的發(fā)展往往最引人注目,公共資源的爭奪也隨之而來,最大的兩家就是音樂和戲劇,有時候甚至會爭得不可開交。這二者的關系十分重要,一方面涉及公共設施的建設規(guī)劃——一個城市藝術領域的“地標性建筑”究竟應該是音樂廳還是劇院?另一方面也影響到國家規(guī)定的學校體制中藝術科目的設置——戲劇應不應該在只教音樂美術的中小學藝術課堂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在亞美尼亞參加國際劇協(xié)世界大會,結識了來做主旨演講的歐洲作曲家聯(lián)盟主席艾爾方斯·卡拉布達(Alfons Karabuda),一位常為戲劇作曲的瑞典音樂家。聊起音樂和戲劇的異同,我說比起戲劇,音樂是“保守”的藝術——“音樂學院”西文就叫conservatory,學音樂必須從規(guī)定的練習曲開始,反復模仿;而戲劇要開放得多,鼓勵對劇本的獨到闡釋,甚至經(jīng)常刪改,會增加不少即興的成分。他贊同地說,學音樂確實需要大量的重復性練習,沒見過從即興創(chuàng)作開始的,爵士樂要學會樂器以后才能演奏;他也沒見過有人把音樂和戲劇表演放在一起研究的。從那里飛到香港參加香港演藝學院三十周年校慶的演出和研討會,一位泰國教授和我討論,又說到音樂與戲劇的異同,不料一美國口音的同行在旁邊聽了不同意,插進來質(zhì)問我說:你說音樂沒有斗爭性?你知道1960年代音樂在美國民權運動中起的作用嗎?我說我知道,但你可能不知道我和泰國教授討論的題目——音樂與戲劇總體上的異同。
這個話題一直在心頭縈繞,看各種演出時也在想。鋼琴、提琴、琵琶、古箏等諸多樂器都要兩只手演奏,或是左手用和聲配合右手的旋律,或是一手按弦、一手拉弓或彈撥,目的都在雙手合作發(fā)出和諧的聲音。而戲劇中最小的是兩個人的遭遇,多半會發(fā)生或大或小的沖突。如果一個人用兩只手操作布袋木偶做戲,那左右手一定會對壘起來,即便是兩個戀人,也要制造出一些誤會和別扭來——那才叫有“戲”。
在一個文化繁榮的社會里,演藝業(yè)的發(fā)展往往最引人注目,公共資源的爭奪也隨之而來,最大的兩家就是音樂和戲劇,有時候甚至會爭得不可開交。這二者的關系十分重要,一方面涉及公共設施的建設規(guī)劃——一個城市藝術領域的“地標性建筑”究竟應該是音樂廳還是劇院?另一方面也影響到國家規(guī)定的學校體制中藝術科目的設置——戲劇應不應該在只教音樂美術的中小學藝術課堂上也占有一席之地?理論上肯定不難,因為大家知道戲劇表演有助于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和動口動手能力;但問題是,怎么在課堂上教戲劇?
美學教科書上說,凡藝術都追求多樣中的統(tǒng)一。作為宏觀的理論一點不錯,但不同的藝術樣式其實各有不同的側重:音樂最講究不同聲音之間的和諧統(tǒng)一,而戲劇則更強調(diào)多樣的角色之間的別扭和沖突。因此中國早在孔夫子的時代就有了成熟的音樂,卻要到蒙古人打進來禮崩樂壞的13世紀才有發(fā)達的戲劇,比西方晚了一千六七百年,就是今天我們的戲劇景觀還是遠不能跟人家比。同樣的原因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全世界所有的學校都能教音樂——條件差的地方只要集體模仿合唱就行,所以音樂很容易進入有著嚴格的時間、人數(shù)規(guī)定的中小學課堂;而戲劇就難太多了——誰有辦法能讓全班每個學生在40分鐘里都進行個性化的表演?所以事實上沒有哪個國家做到了在中小學完全普及戲劇教育。
但我們無需因此而對中國戲劇特別是教育戲劇的前景太悲觀,因為我們有一樣西方人沒有的好東西——在音樂和戲劇之間活躍了好幾百年的——戲曲。許多人可能還沒意識到,大多數(shù)中國人真正接觸過的活的戲劇其實是戲曲,而不是從西方學來的話劇。全國只有北京、上海等不多的幾個大城市每天有話劇演出,在其它地方平時要想進劇場看戲,比較多的可能是戲曲。戲曲被老外譯為中國歌劇Chinese opera,很多人批評說錯了,因為它跟只唱不說的歐洲大歌劇不一樣;這個批評太苛刻了點,有什么翻譯會和原文一模一樣?翻成“歌劇”其實很好,因為從表演的角度來看,源自“曲”的戲曲確實更接近音樂模式,必須從模仿基礎的“練習曲”學起,而且初學者可以集體模仿,對每節(jié)以40甚至35分鐘為限的課堂教學來說,遠優(yōu)于太個性化、多樣化的西式話劇。
十多年來我們試了各種歐美老師教的教育戲劇手段,特別是所謂“創(chuàng)作性戲劇”(creative drama),一開始就鼓勵原創(chuàng),要還沒看過什么戲的孩子們自編自導自演;這個理念十分動人,可就是沒法到常規(guī)的中小學課堂中去教。不如好好學學在世界各地早已成功的音樂教育模式,用取材于經(jīng)典的戲劇“練習曲”當教材,讓學生像“描紅”一樣,先從發(fā)聲和動作入手學會演戲,模仿成功以后再來學原創(chuàng)——這本來就是基礎教學的普遍規(guī)律,沒有科目可以例外。雖說音樂模式的教育不如西式的教育戲劇那么creative,但它能確保每個學生都學到基本的技能,不是只讓幾個聰明伶俐的孩子有機會做“自己的”戲,而多數(shù)學生在那“陪太子讀書”,其實是看著少數(shù)人演戲。
2008年教育部提出“京劇進課堂”,準確地抓住了戲曲屬于音樂這一點,走出了中國特色的戲劇與音樂與教育相結合的第一步,要求全班參與,這一點值得大大點贊。但與此同時,該舉措忽略了戲曲數(shù)百個劇種的不同地方特色,因而遭到北京以外大部分地區(qū)的冷遇——如能把“京劇進課堂”改為“戲曲進課堂”就好了。此外,那個舉措還忽略了戲曲同時也屬于戲劇,忽略了以人物行動為核心的戲劇更易于開啟心智鼓勵創(chuàng)意這一長處;如果僅僅是加幾個唱段到音樂課里,不要學生站起來演,這“一步”就還只是抬起了腿,幾乎還沒“邁”出去。如果把從模仿練習曲出發(fā)的“音樂模式”拓展為兼含語言和形體動作的“練習劇”教學,就能讓戲劇像音樂那樣走進每個課堂,讓廣大的中小學生都學會演戲——學會通過角色進行當眾表達,學會通過團隊完成合作項目,學會從無到有創(chuàng)造一個理想的世界。這些是相當高的目標,當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如果借鑒從模仿經(jīng)典練習曲開始的音樂教學模式,這些目標是可以一步步實現(xiàn)的。
但凡音樂和戲劇要爭標志性建筑,結果往往是來個折衷,像上海的“大劇院”和“東方藝術中心”那樣,雙方共享;如果音樂和戲劇要爭學校的課時,最好也用折衷的辦法,讓二者結合起來。戲曲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好東西,天然就是音樂和戲劇的結合,和八九十年前誕生于美國的音樂劇可謂異曲同工;我們有豐富的戲曲教學的經(jīng)驗,也恰好跟西方音樂界的“練習曲”教學法不謀而合。所以,戲劇和音樂這對“冤家”完全可以拉起手來,在中小學的課堂里也歡喜一場;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們一起來參與,大家歡喜。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