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讀了合肥師范學院音樂系副教授李莉颯的文章《論古箏的改良與改革》(以下簡稱李文)。該文通過對“樂器改良”和“樂器改革”兩個詞義相近而差異明顯的概念的界定,討論了20世紀以來古箏形制改造潮流中的經驗和教訓,提出應提倡以不顛覆“傳統(tǒng)”為宗旨的改良意向和方法,條理清晰,視覺獨特,是一篇“樂改”的好文。但是,李文中有一段有關“箏弦材質”演革的論述,不符合事實,有生拉硬扯之嫌,摘錄于下:
“傳統(tǒng)古箏使用的絲弦,由于張力不夠,彈奏起來音量較小。1959年,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的程全歸將大提琴上的金屬弦改裝在琵琶上取得了成功的經驗,后來,這種金屬弦又被人安裝在古箏上,使古箏的音量獲得大幅增加,同時也改變了原有絲質的柔和音色,使音色帶有明亮的金屬感。這種金屬弦現在仍被不少箏演奏者使用,但由于金屬弦音色過亮,更多的箏演奏者最終采用了后來出現的金屬尼龍纏弦,這種琴弦集中絲弦和純金屬的兩大優(yōu)點,在增大了音量的同時獲得了柔和的音質!(《中國音樂》2014,2)
古箏使用金屬弦始于程全歸琵琶用弦改良之后?金屬尼龍纏弦是更多箏演奏者的最終選擇?非也!請看:
其一,《高哲睿潮箏遺稿》中寫道:“箏本來是絲弦彈撥樂器,而相當長的時間內,潮州流行的卻是金屬弦箏,這一改革,有人認為是明朝年間才開始的,我們同意這種看法,因為潮汕地處南海之濱,與西洋文化交流為時比中原地區(qū)要早一些,洋琴的傳入,金屬弦的傳入,金屬弦的使用可為借鑒,因而有人用之于箏,促進它的改制,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其二,中央音樂學院閆林紅《箏韻新聲人才輩出──第一屆“龍音杯”中國民族樂曲(古箏)國際比賽評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演奏傳統(tǒng)樂曲時,多數專業(yè)選手采用了傳統(tǒng)鋼絲弦箏,保證了傳統(tǒng)箏曲的特色。鋼絲弦箏的運用,不僅僅是音響的變化,它還寓意著傳統(tǒng)藝術特色的傳承。自50年代箏曲進入創(chuàng)作領域起始,同時也伴隨著樂器的研制與改革,原流傳于民間的鋼絲弦箏,除音域的拓寬外,材料的進步使尼龍弦逐漸取代了鋼絲弦箏,較長一段時間幾乎看不到、聽不到鋼絲弦的錚鳴聲。本次比賽涌現出的鋼絲弦箏,是有識之士長期努力的結果,也是當今重視傳統(tǒng)文化大環(huán)境的切實體現!(《音樂周報》)
其三,眾多古箏大師用鋼弦箏演奏。2000年9月11日,王中山在2000澄海金秋中國古箏揚琴藝術節(jié)──古箏、揚琴名家演奏會上(澄;▓@酒店)分別用鋼弦箏(筆者提供)、金屬尼龍纏弦箏彈奏《暗香》、《打虎上山》;由龍音制作有限公司、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北京華音音樂藝術有限公司制作的《中國古箏》VCD,傳統(tǒng)四大流派傳人高自成、曹桂芬、林毛根、饒寧新用鋼弦箏分別彈奏山東箏曲《漢宮秋月》、河南箏曲《陳杏元落院》、潮州箏曲《活五柳青娘》、客家箏曲《出水蓮》,曹桂芬用箏居然是一臺“飽經滄!钡睦瞎~!2013年12月21日,在上海舉辦的紀念潮州箏一代宗師郭鷹誕辰100周年音樂會上,潮藉箏家大多用鋼弦箏演奏。
綜上,中國古箏安裝鋼絲弦,由來已久,并非始于1959年程全歸琵琶弦改良成功之后,時至今日,鋼弦箏仍受到很多古箏名家的青睞,究其原因,鋼絲弦音色清亮,彈弦之后,余音漸次減弱,有利按弦做韻,從而產生一音多韻、細膩柔美的音色,用它來彈奏一些突出箏韻的傳統(tǒng)曲目或“文曲”,具有金屬尼龍纏弦不可取替的優(yōu)勢。
寫到這里,想起南斯拉夫籍著名足球教練米盧的一句名言:“態(tài)度決定一切!”筆者認為,當今交通方便,資訊發(fā)達,李文作者如果動筆前多涉獵書報、音像等相關資料,多做些田野調查,文中出現的生拉硬扯是可以避免的。(音樂周報:高百堅)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