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年輕人對長沙彈詞已很陌生,但在20世紀(jì)30年代至文革前的60年代,長沙彈詞卻是市井中一個熱鬧的景象。彈詞源于“道情”。清末戲劇家楊恩壽在《坦園文錄》記述同治年間長沙彈詞藝人張跛以板鼓唱道情,惟妙惟肖。后來才有了一人彈月琴,一人以漁鼓筒和小鈸擊節(jié),二人對唱的漁鼓道情,而一人懷抱月琴邊彈邊唱則是近幾十年的事。其演唱的內(nèi)容從“勸世文”發(fā)展到歷史故事。長沙彈詞藝人以舒三和名氣最大。粉碎“四人幫”后直到現(xiàn)在,仍堅持以長沙彈詞說唱形式表演的,僅剩比舒三和晚一輩的彈詞藝人彭延坤一人。
壯志平生情未了
詩曰:十年浩劫逝舒翁,往事如煙猶夢中。壯志平生情未了,彈詞一曲誰相從。
著名長沙彈詞演唱家舒三和離開我們已28年,但他慈祥的長者形象,總在我的腦海中閃現(xiàn)。
與彭大師相識,還是在上世紀(jì)60年代過苦日子時。那時我在大眾游藝場幫工,休閑時常在劇場聽舒三和的長沙彈詞,曾幾次看到彭延坤靜坐臺下聽演唱。后來聽琴師向劍飛說,那是舒三和的弟子。1983年,我與彭大師合作,創(chuàng)作敘述我國火法煉鋅創(chuàng)始人饒湜的彈詞故事《饒湜四遷》,于當(dāng)年在本地的春節(jié)晚會上由彭大師演唱,并在剛成立不久的長沙電視臺播出。只可惜,在十年浩劫中,曲藝這朵花被摧殘得衰敗凋零,我和長沙市民再也聽不到舒三和演唱的長沙彈詞。
1966年,由舒三和一手培養(yǎng)并任隊長的長沙市曲藝隊被強行解散,所有藝人退職回家,舒三和靠著微薄的社會救濟勉強維持最低生活。其好友歐德林因經(jīng)不住造反派輪番批斗精神崩潰,被迫投塘自殺后,老人身心受到嚴(yán)重摧殘,疾病突發(fā),被送進醫(yī)院。1975年5月19日,75歲那一天被人發(fā)現(xiàn)死在醫(yī)院廁所里。我與舒三和生前見最后一面是在五一路軒轅殿歐德林老師家,因當(dāng)時正是“四人幫”橫行年代,我們不敢多說,印象最深的是舒三和當(dāng)時很郁悶地說了句:“我多么想看到湖南曲藝事業(yè)的復(fù)興!”
舒三和于1900年10月11日生于長沙市一個手工業(yè)家庭。父親舒惟志經(jīng)營個體戶手工業(yè),開著一家“舒森太篾鋪”。因家境貧寒,舒三和僅讀過4年舊學(xué),14歲開始隨父學(xué)篾匠。這時有位姓蒼的篾匠師傅善長說書,舒三和便常跟他外出,幫他提三角煤油燈,聽了不少故事,培養(yǎng)了說書的興趣。18歲時,他干脆放棄篾匠手藝,拜長沙彈詞藝術(shù)家鞠樹林為師。鞠先生當(dāng)時在湘劇班,雖是武生,但他多才多藝,是名噪一時的彈詞演唱家。舒三和天賦條件很好,一經(jīng)名師指點,技藝進步很快,不久就能演唱《秦雪梅教子》、《馬金龍訪華容》、《二美圖》等一些短段子。1927年后,當(dāng)他能演唱《天寶圖》、《二度梅》等中篇故事時,便開始在大西門怡和碼頭附近與別人合作搭布棚坐棚演唱,這也是長沙彈詞進入書場的開始。因為此前,彈詞藝人都是沿街賣唱(俗稱打街),沒有固定書場,我小時就是聽這些打街藝人沿街賣唱長大的,天熱搬張條凳,擠在人群中,聽幾段長沙彈詞,倒也韻味無窮。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