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考級最初是由英國傳至香港,再由香港向內地各城市滲透,它從傳入到在中國發(fā)展已經有些年頭了,它對我國大眾音樂的發(fā)展是起了一些促進作用的。顯然,學習音樂,參加考級不是目的,僅僅是一種手段而已。遺憾的是,許多人卻真真切切地把它當成目的了。
音樂考級在國外發(fā)展的時間已經很長了,體制也比較完善與規(guī)范,也真正起到發(fā)展大眾音樂與提高全民族素質的作用。但在我國,考級還沒有規(guī)范化,很泛濫,存在許多問題,如: 有的考級把關不嚴,不能真正衡量音樂水平的發(fā)展; 某些音樂學習者的動機不正確,他們把音樂考級視為與人競爭、向人炫耀的資本; 有的家長不管孩子是否對音樂感興趣,對其進行強制訓練,學不好,動不動就打罵、體罰,學好了,百般寵愛遷就,甚至物質獎勵; 有的家長違背音樂學習的規(guī)律,剛學音樂,就硬逼著孩子去參加考級,而且一級一級跳躍很大,巴不得在很短的時間內能讓孩子變成一個音樂天才,這些不良的心態(tài)與行為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是非常有害的,造成孩子壓力大,厭惡學習音樂,甚至把學習音樂作為一種負擔,扼殺了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 有的孩子不扎扎實實地練基本功,而是花大量的時間練考級的曲子、歌曲,從而造成基本功和技術都很差,甚至落下嚴重的器質病。毋庸置疑,學習音樂沒有捷徑可走,只有靠天賦加科學訓練。天賦是無法改變的,那么,怎樣科學訓練呢? 下面筆者談一談怎樣科學地進行鋼琴學習。
學習鋼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僅要經過艱苦的訓練,還要科學的訓練方法與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鋼琴的基本技術訓練十分重要,正確的彈奏方法能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而錯誤的彈奏方法將是勞而無功。習琴首先要養(yǎng)成正確的坐姿與手型,坐以穩(wěn)為基礎,手型以自然彎曲為標準,然后進行斷奏、連奏、跳音三種基本彈奏方法的訓練,然后再配合一些教材來進行大量的基本功訓練,如哈農、施密特、皮什耶、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訓練內容有音階、琶音、雙音、裝飾音彈奏等等,使手指彈奏靈活、有力、均勻、敏感又聽指揮。這些都是鋼琴學習中最最基本的技能。鋼琴作為一門具體的學科,它也和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一樣與哲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其中貫穿著唯物論和辯證法的哲理,雖然這些哲學原理并不能為鋼琴學習帶來具體的答案,但它給鋼琴學習者帶來了更深層次的思索與啟迪。筆者在長期學琴過程中深深體會到,要使自己在鋼琴學習中不流于表面,還應該從哲學角度理解,在基本的技術、彈奏方法、音樂表現力進行訓練,這種方法是非?茖W與有效的。
基本訓練: 處理好手臂放松與手指控制的關系。鋼琴彈奏從表面上看,似乎只表現為手指的活動,其實不是,彈奏中所參與的部位和所涉及的范圍通常要比手指活動深廣得多。因為孤立的手指活動難以完成復雜的彈奏任務。對彈奏操作器官,我們必須持準確、全面和辯證的認識,手指尖直接觸鍵,它對發(fā)音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指尖的感覺通過第一關節(jié)站住應是堅實、穩(wěn)固和控制自如。掌關節(jié)是手指起落活動的“動力裝置”,應有用之不盡的彈性和取之不竭的活動,腕關節(jié)是承上啟下的中轉通道,決不可僵硬,否則猶如“咽喉”被卡,必須自然、柔韌、順應、靈活,保持最好的彈性,手臂則必須絕對放松,成為彈奏后方的開放與調節(jié)系統(tǒng),手的各關節(jié)各部位在彈奏中各自發(fā)揮作用,又互相制約,彼此聯系,相輔相成。如果想獲得手臂的絕對放松,就要使手指堅實、穩(wěn)固具有控制力與支撐感,要手指跑得快,就得做到手腕毫不僵硬,靈活自如。這種彼此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在彈奏中處處可見。
彈奏方法: 把握彈奏的質與量之間的相對平衡,在實現質的提高與升華中,必須以一定的量為保證,而在掌握量的過程中,應突出對質的嚴格要求,如果在彈奏質量上不下一番工夫,依然一首接一首地往下練,那么即使積累了再多的曲目數量,還是無法獲得質的轉化的,因此對于彈奏的數量要進行具體分析,決不能用數量的多去彌補質量的不足。反之,對于質量的追求決不能離開足夠的數量而孤立地、單方面地去進行。那種長期的苦練一兩個彈奏的動作,死啃一兩首曲目,希望從中獲得質的升華的實踐方式是不足取的。質的提升具有長期性與反復性,必須以一定的數量與廣度的教材為基礎,以科學的彈奏為前提。此外,“先慢練,后快練,然后快慢結合練; 先分手練,再合起來練,再分手練,看譜、背譜的分開與結合”等等訓練方法也體現了哲學原理。
音樂表現也具有很突出的辯證性。鋼琴彈奏技巧是一個不斷提高,需要經過長時期的反復磨煉才能掌握的技能。只有較好地掌握了彈奏技術,在彈奏鋼琴作品時,才能成為下意識的、自然的條件反射,得心應手地運用這些技術。我們強調要打好基本功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彈奏樂曲,更好地表現音樂。技術是為表現音樂服務的,著名鋼琴家劉詩昆非常形象和準確地把彈奏技術與彈奏方法比喻為大樓的地基,我們知道,學習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表現音樂的內容,只有掌握了精湛的技術,才能把音樂表現得更加完美,而只有從音樂的內容出發(fā),才能使技術訓練有目的、有方向。技術與內容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互相促進的,不能過分強調技巧,使彈奏機械化,也不能不注重技巧訓練,這將使音樂的表現成為空中樓閣。
學習鋼琴,自身的刻苦努力是基礎,老師的正確指導也必不可少。一個合格的鋼琴老師必須了解一套科學的教學體系,且本身具有較高的音樂修養(yǎng),能做到因材施教,并在教學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鑒賞力,使他們在接受技術訓練的同時提高綜合音樂修養(yǎng),不僅如此,教師還應在教學中加入音樂理論知識的傳授,如樂理、和聲、曲式、音樂史等方面知識。這樣在考級中就不會存在許多考生彈了好多年鋼琴連大、小調也不分,甚至對拍子、表情記號、速度記號、作曲家的基本風格、作品的時代背景一概不知的現象。
鋼琴學習浩如煙海,博大精深,要使自己的水平不斷進步,還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學習: 1.擴大藝術視野,經常觀摩、傾聽名家的演奏及作品,了解和熟悉更多不同時代、不同風格及流派的著名作曲家、演奏家的資料,激發(fā)自己的求知欲。2.多與別人合作,學習到與別人合作的本領及吸取別人的優(yōu)點,鋼琴的演奏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多與別人合作,你會受益匪淺的。每一位合作者對音樂的理解及表現都不同,多與人合作可提高自己的理解力、欣賞力和表現力。3.多參加實踐活動,經常上臺演出可以增強自身的勇氣和信心,并從演出中總結出經驗和不足,然后加以改進,從而促進自身進步。
以上所述,只是從音樂考級的種種弊端引申至鋼琴的學習,而鋼琴的學習范疇是相當廣泛的,本文只是涉及到了其中的幾點。二十一世紀我們面臨的主要任務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基礎教育將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而音樂教育將在素質教育中具有重大作用,占有重要地位。它將在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探索中更好地發(fā)揮它潛在的功能。我們衷心希望音樂在我們這個有著悠久文化歷史傳統(tǒng)的國度里得到蓬勃、健康的發(fā)展。(黃燁 鹽城師范學院音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