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鑼,出現(xiàn)于唐代,元代開始大為流行,是漢、藏、蒙古、滿、納西、白、彝等族使用的敲擊體鳴樂器。古名云轍,又名云璈,民間又稱九音鑼。藏族稱丁冬、丁當(dāng)。是鑼類樂器中能奏出曲調(diào)的樂器。常用于民間音樂、地方戲曲和寺廟音樂中。流行于內(nèi)蒙古、云南、西藏和漢族廣大地區(qū)。
云鑼由鑼體、鑼架和鑼棰組成。云鑼由大小相同,而厚度,音高存在區(qū)別的若干銅制小鑼組成。這些小鑼以音樂次序懸掛于木架上,每一個小鑼都由3根繩吊在木架的方框中。云鑼的演奏方法與中國鑼類似,用小槌擊奏,其常見編制為十個一組,也有十四個一組和二十四個一組的大型云鑼。
組成全付云鑼的小鑼,大小一樣而厚薄不同,有固定音高。按音的高低,裝在一個木架上,下端有柄,每一個小鑼用三根繩子系住,空懸于若干木框之間。解放前,云鑼經(jīng)常用于“行樂”和“坐樂”。在“行樂”中,演奏者左手持架柄,右手用木槌,邊行邊擊。在這樣的演奏條件下,為了便于執(zhí)持,鑼數(shù)不宜增多,通常只有十個。在“坐樂”中,鑼數(shù)就可以增多。例如西安鼓樂中的雙云鑼,由兩架云鑼合成一付,架無柄,兩架中間相連,演奏時,直立在桌上,象兩扇屏風(fēng),用雙組敲擊。
云鑼的音位排列,因地區(qū)和樂種的不同而有異,音域分別為g1~b2、a1~d3。北京智化寺"京音樂"所用云鑼正調(diào)的音位排列與清代《律呂正義后編》(成書于1764年)所載十面云鑼音位排列相符,是較為古老的排列法。北京智化寺"京音樂"十面云鑼音位排列:宮二六二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