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波爾卡
波爾卡一詞是從波希米亞語中的“半”字演化而來的。波爾卡舞曲產(chǎn)生于1830年左右的捷克,舞者們常站成一個圓圈,舞步很小,半步半步地跳,因而得名。波爾卡是一種二拍子的快速舞曲,三部曲式,節(jié)奏活潑跳躍,在第二拍的后半拍上常作稍微停頓的裝飾性處理。捷克民族音樂的奠基者斯美塔那最先將此種舞曲形式用于器樂和歌劇創(chuàng)作。手風琴以其獨特的音色很善于表現(xiàn)這種樂曲。
約翰·施特勞斯的《閑聊波爾卡》寫于1858年,原為管弦樂曲,后被改編為手風琴曲。作品采用回旋曲式,降A(chǔ)大調(diào),2/4拍,快板。樂曲前三小節(jié)為引子,接著跳躍性主題出現(xiàn),這一主題旋律用倚音構(gòu)成,輕巧且略帶有詼諧,生動而逼真的刻畫出了一群嘰嘰喳喳、喋喋不休的快樂婦女的形象。之后以這一主題旋律為主用加入倚音、波音、顫音等變化輔助音的手法來展開,惟妙惟肖的描繪出婦女們快樂的說話聲。最后,樂曲在歡快幽默的氣氛中結(jié)束。在演奏時,連音、斷音、裝飾音等要通過不同的觸鍵方法來完成。
四、小步舞曲
小步舞曲源于一種法國古老的民間舞曲———土風舞,17世紀(約1650年)流入宮廷,逐步變得速度徐緩、風格典雅,逐漸盛行于貴族社會。因其舞蹈的步子較小而得名。三拍子,中庸速度,能描繪許多禮儀上的動態(tài),風格典雅優(yōu)美。19世紀初,小步舞曲構(gòu)成交響曲奏鳴套曲的第三樂章,后又被諧謔曲所代替。十七、十八世紀常用于古鋼琴組曲和管弦樂套曲中,作為一個樂章(常為第三樂章),也可作為單獨的器樂曲。其結(jié)構(gòu)為復三部曲式,中段常用三個聲部寫成,故稱“三聲部中段”,沿習至今。小步舞曲的特點是:旋律流暢、嬌媚,伴奏清晰,速度從容,具有典雅、大方的氣質(zhì)。音樂大師莫扎特、貝多芬等都寫過很多首小步舞曲,并流傳至今。在現(xiàn)代手風琴曲中,小步舞曲被列入練習的行列。小步舞曲看起來簡單,但要把各個旋律聲部完美的表現(xiàn)出來卻是不易。這類音樂作品的旋律是互相疊置進行發(fā)展的,每個聲部都要求能夠清晰、獨立的進行,不能互相干擾。但在手風琴上左右手要共同使用一個風箱,這就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和障礙。首先,我們要以不破壞樂句的旋律線條為原則;其次,在新材料,新段落的開始處可以換風箱;第三,風箱的轉(zhuǎn)換要迅速而不留痕跡,且不能在某個音上換風箱;第四,某些較長的樂句應(yīng)盡量使用一個長風箱,中間不可換風箱。在觸鍵上,力量要下到指尖,觸鍵到底。
除以上介紹的幾種舞曲外,還有很多其他舞曲,如加沃特、瑪祖卡、恰空、哈巴涅拉等,每種舞曲都有其產(chǎn)生的背景和自身特點,需要不同的技巧和方法來演奏。我們在演奏時除了要注意提高各種技術(shù)技巧外,還要提高自身修養(yǎng),審美情趣,從各方面增強自己的個人修養(yǎng)和藝術(shù)感悟力,把樂譜上的符號轉(zhuǎn)化為充滿生命和活力的音響,不斷提高演奏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從而使手風琴在藝術(shù)的殿堂里展示出巨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