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樂團與前朝鮮領導人金日成合影
大學畢業(yè)后,何復興分配到了中央樂團,真正開始了一條音樂之路。何復興跟隨中央樂團去過很多國家演出,其中包括回歸前的香港、馬來西亞、朝鮮人民共和國、韓國、日本、美國等國家,甚至在美國的二十幾個城市巡回演出。他跟隨中央樂團從美國的東部到西部,包括洛杉磯、紐約、芝加哥、華盛頓、舊金山等二十幾個城市,貫穿了美國的東西。何復興感觸最深的并非是能到國外去巡回演出,而是那些國家的音樂普及程度與民眾對音樂的熱愛。美國芝加哥的交響樂團甚至還會在社區(qū)的公眾場所舉辦一些普及型的音樂會,演出地點有時候甚至是在露天廣場,任何人都可以免費去聽。當年何復興在蘇聯(lián)時就已經被同樣的情況所震撼。60年代初,蘇聯(lián)的各個音樂廳就推出了音樂季,任何人都可以購買某個座位的當日票、季票和年票,如果買了年票或季票,無論是多著名的大師來演奏,憑季票或年票隨時都可以到固定的座位去聽音樂會。正是因為這樣有利于音樂普及的做法,使得這些國家當時的音樂氛圍非常濃厚,普及程度非常高。
中日建交后中央樂團訪問演出
何復興深深被這樣明顯的差距所震撼,于是他默默分析著這種差距所產生的原因,并產生了要為中國音樂普及事業(yè)而貢獻微薄之力的想法。正是因為有著如此崇高的想法,所以才決定了何復興在日后是一位熱衷于教授學生、熱衷于音樂公益事業(yè)的音樂家。
同時,他也深刻地理解到,若要在音樂普及方面做出成績,就必須要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能與專業(yè)造詣。于是,何復興除了跟隨中央樂團去很多國家外出演出學習外,也很努力爭取在專業(yè)上追求更高的境界。1963年,當時“星期一音樂會”在國內的影響非常大,而何復興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星期一音樂會”上獨奏了經典曲目莫扎特協(xié)奏曲《A大調單簧管協(xié)奏曲》,這是莫扎特最后一部協(xié)奏曲,也是莫扎特最著名的協(xié)奏曲。此次演出也預示著何復興音樂之路輝煌時期的來臨。
與日本朋友合影留念
當時能在“星期一音樂會”上獨奏,無論對于中央樂團來說,還是對于當時的中國來說,都非常難得。因為此前還沒有人在“星期一音樂會”上開過管樂獨奏音樂會。當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全國范圍內若干次播放本次現(xiàn)場錄音,影響非常大。雖然何復興的獨奏非常成功,但是他的準備過程非常倉促,僅僅準備了一個禮拜。何復興深厚的專業(yè)技能在演出時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連續(xù)三場演出,場場轟動,誰也想不到在這精彩絕倫的演出背后僅僅是一個禮拜的準備時間……正是這場演出,讓大家知道了何復興。此后,漸漸被大家所熟知的何復興便擁有了更多的機會與發(fā)展空間,首先是被一位美國的指揮家邀請到天津音樂學院同臺演奏了《協(xié)奏曲》,隨后又有了許多與世界一流的樂團及大師們同臺演出的機會,其中包括著名指揮家、柏林愛樂樂團的指揮卡拉揚。中德建交后,卡拉揚所在的柏林愛樂樂團來中國演出。這次演出不僅是中央樂團向柏林愛樂樂團學習的一個機會,也是何復興向大師們學習的一個機會。演出結束后,何復興很長時間仍沉浸在沉思中,在他的心目中,卡拉揚并不僅僅是一個指揮,而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是一個懂得藝術、創(chuàng)造藝術、傳播藝術的藝術大師?ɡ瓝P對何復興啟發(fā)最大的是,卡拉揚的指揮不止是用手勢,他還用眼神、用氣質、用智慧、用與演奏者之間的心靈交匯來指揮。他深刻地感受到,如果沒有與卡拉揚這樣的大師同臺演出過,是無法感受到一位藝術家金光四射的藝術魅力與藝術氣質。而音樂家就需要這樣的藝術魅力與藝術氣質。
何復興在演出
就是在這樣一次又一次地與大師們同臺演出的學習與總結中,何復興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境界上都在飛速地提升,終于成就了一代單簧管藝術家。但是他對音樂的追求,從不圖謀自身的利益,也鮮見于媒體,我們總是聞其名而不見其人。他總是很低調又很刻苦地在音樂殿堂里辛勤耕耘,就如同在音樂殿堂里的獨奏,無人附和,無人追捧,有的只是他與他造就的音樂,有的只是他所奏出的如歌如泣的聲音……或許有人會想不通,何老師作為中國單簧管界的老前輩,如此無所求地奔波究竟是為了什么?很肯定,他為了音樂,為了藝術。他的生命就是音樂,音樂就是他的生命。
出訪朝鮮演出合影留念
相關內容:
昵稱:在大陸稱之為“黑管”;黑管,或克拉管(意大利語為Clarinetto,西班牙語為Clarin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