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勢式杉木極品古琴
作為琴棋書畫之一的古琴藝術(shù)及其古琴曲,歷來被視為王公貴族和文人雅士們玩的“陽春白雪”。對這樣一種藝術(shù),今天的我們能不能欣賞?又該怎樣去欣賞?10日,中國古琴學(xué)會副會長馬杰,在第137期新城市“市民學(xué)堂”上,為市民邊彈古琴邊講古琴藝術(shù)。
談古琴藝術(shù):一把古琴就是一部中國音樂史、一本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原聲古琴最早的文字記載出現(xiàn)在《詩經(jīng)·關(guān)雎》中,加上孔子特別提倡古琴,將主要以古琴為主的“樂”作為六藝之一,古琴逐漸成了文人雅士的最愛,成了最能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底蘊的樂器。
古琴又叫七弦琴,傳說是神農(nóng)伏羲所制。古琴的文化內(nèi)涵非常深厚,有琴論、琴學(xué)、琴曲、琴詩、琴歌等等。“古代山水畫上,幾乎都有古琴的身影。古代文人進京趕考,只帶兩樣?xùn)|西,一件是行囊,一件是古琴!瘪R杰說,古琴不僅琴聲清和淡雅,而且形制非常美,像人體一樣,有琴額、琴頸、琴腰、琴尾、琴足、琴眼等;形制也非常豐富,有神農(nóng)式、伏羲式、鐘離式、落霞式等。而且每把琴都有自己的名字,背后都有極其豐富的故事。
“現(xiàn)存古琴曲有3000多首,琴詩有1000多首,可以說,一把古琴就是一部中國音樂史,就是一本中國傳統(tǒng)文化。”馬杰說。
談古琴欣賞:“五不彈”要求彈者聽者氣息相通
原聲漢服從審美上看是很美的,但要看在什么環(huán)境下穿。演奏古琴時穿,漢服與古琴的氣息是相通的。在古建筑和大自然中穿,氣息也是相通的。如果我們穿著漢服去擠公交、騎電動車,氣息肯定是不通的。同樣道理,古琴可以對著水彈、對著山彈、對天彈、對地彈,就是不能對著俗人彈。因此,欣賞古琴要求彈者聽者氣息相通。
馬杰說,“古人彈琴之前要沐浴、凈手、焚香,非常講究!惫湃藦椬喙徘儆小拔宀粡棥保翰蛔粡,下雨不彈,衣冠不整不彈,塵市不彈,對俗子不彈。因為彈奏古琴講究琴與心融合,操琴是心意抒發(fā),要求氣定神閑;下雨和周圍環(huán)境太差,不但聽不到琴音,而且人往往不能心平氣和,有傷于琴心的抒發(fā)。
如此一來,我們在欣賞古琴時,不但要用心去聽琴音、琴曲,還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比如聽《流水》,不但要了解“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還要從曲調(diào)的變化中感受大自然:滴答滴答的泉水匯成小溪,小溪匯成大江一路奔去,激流漩渦變成飛流直下的瀑布,然后流入靜靜的清潭……(來源:南京報業(yè)網(wǎng)—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