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圣苗:琵琶的故事是很有趣的。它原本是波斯樂器,傳進中國后,才被發(fā)揚光大。
據(jù)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報道,擁有新加坡英校的教育背景,卻不受環(huán)境所局限,27歲的黃圣苗從小就愛上華樂,年紀輕輕不只修得民族音樂博士學位,還出版了兩本華樂著作。
去年,他也獲頒“新加坡十大杰出青年獎”。黃圣苗說,他最大的心愿并不是成為最優(yōu)秀的演奏家,而是致力把華樂在新加坡發(fā)揚光大。
初次見到黃圣苗,被他的青春、健談的性格感染,怎么看,都不像一名有非凡造詣的琵琶獨奏手,或許是深藏不露吧。
黃圣苗第一次接觸華樂是13歲,就讀英華中學的他因為好奇而加入學校的華樂團。他回憶說,老師分配他到柳琴組,過了一段日子,他問老師有沒有更難的樂器,于是就這樣與琵琶結(jié)緣。
他說:“當時,由于琵琶難度高,華樂團里并沒有人彈琵琶,我因此是琵琶組的唯一成員。一邊向?qū)熅毩,一邊自己摸索,每當出外演出比賽,都是華樂團的琵琶獨奏手!
不知道“男生不彈琵琶”
盡管英校出身,半途出家學習華樂,黃圣苗不像周圍年輕人一般排斥華樂,反而體驗到華樂的聲樂之美。
他說:“我接觸華樂時并不知道‘年輕人不玩華樂,男生不彈琵琶’的刻板印象,知道后卻已經(jīng)愛上華樂了,哈哈!”
他接著說:“母親喜歡彈鋼琴,在懷著我的時候就常常彈琴,或許這樣培養(yǎng)起我對音樂的興趣。我和華樂之間可能是有緣吧,華樂不如西方古典樂那么有系統(tǒng)性,但卻含有濃厚的韻味和歷史文化深度。通過華樂,我開發(fā)自己的視野,也更了解不同的音樂。”
中學畢業(yè)后,黃圣苗曾經(jīng)嘗試初院生涯,也曾經(jīng)到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就讀。但是,他認為自己的個性并不適合這類的學府教育,而決定回國修讀義安理工學院的大眾傳播課程。
他以北京苦學琵琶的日子為例說:“那里的學生都是千中選一,每個學生都非常優(yōu)秀,為了進步,一天至少練習十個小時。我不喜歡這樣的壓力,一度幾乎放棄華樂!
北京導師一句話點醒他
回返新加坡后,他每逢學校假日都到北京學琵琶,這樣的自由學習方式,更對黃圣苗口味。一天,北京導師的一句話點醒了他。
“他說,依我的性格,加上會寫又懂英文,別走專業(yè)演奏路線,用別的方式做音樂,為華樂出點力吧!”
于是,黃圣苗決定不做演奏家,而致力成為音樂教育家。他的第一個嘗試就是出書。2003年在義安工院念書期間,他出版了第一本書《一個琵琶彈奏家的感想》(Impressions of a Pipa Player),記錄了21名琵琶演奏家的故事。
兩年后,他又出版了《器》,一本華族樂器彈奏法的書。他的書都以英文撰寫,通過他的文字,讓華族音樂和文化在英語世界中發(fā)揚,這也是他去年獲頒“新加坡十大青年獎”的主要原因。
他說:“這都是本地沒有人做過的事,因此我會去嘗試!
《器》的出版,也讓他得到了國際音樂學者的認同和表揚。2005年,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因此還破例讓他在沒有學士學位的情況下,修讀民族音樂博士學位。
學生以為老師是同學
去年考獲博士學位的黃圣苗透露,畢業(yè)時,有好幾所西方大學向他招手,出任學院的全職講師,雖然開出的條件豐厚,但他還是選擇回來新加坡發(fā)展!拔业呐笥、親人都在這里,況且要搞華樂,不外是在中、港、臺、新等亞洲華人聚居地!
現(xiàn)在,黃圣苗不但在拉薩爾藝術(shù)學院藝術(shù)管理系教導音樂,擔當論文導師,也是萊佛士書院華樂團藝術(shù)總監(jiān)。本學期,他也將成為義安理工學院的藝術(shù)商業(yè)管理講師。此外,他也是荷蘭、泰國等地的大學客座講師,經(jīng)常得飛到國外傳授音樂課程。
他說:“踏進課堂,好些學生的年紀都比我還大,他們看到我嚇了一跳,還以為我也是學生!不過,到目前為止,學生對我還是挺尊敬的!
黃圣苗也同另外四名志同道合的音樂達人,組成“鼟—室內(nèi)民族樂團”,除了舉辦演出外,也到本地學府舉辦華樂課程。
身兼多職,多重身份,他笑說:“是全職在做兼職!”
他認為,在新加坡,不只是音樂,而是藝術(shù)貧瘠,要推廣華樂,必須要讓國人在年少時開始接觸,偏偏在本地太少這樣的機會。
他說:“有再好的演奏家,如果沒有人懂得欣賞,也是沒有用的。我的目標是通過舉辦演出和課堂內(nèi)外的教育,激發(fā)年輕人對華樂的興趣,自動自發(fā)去學習,去了解!
“鼟—室內(nèi)民族樂團”成員:張仁貴:碩士不當工程師,28歲,主樂大提琴 新加坡華樂比賽高級組合奏冠軍(2000年,2004年);黃圣苗:博士不當系主任,27歲,主樂琵琶,新加坡華樂比賽高級組合奏冠軍(2000年,2002年);林億:睡不夠,4年5次車禍,26歲,主樂笙,新加坡華樂比賽高級組合奏冠軍(2004年);楊紀偉:沒空談戀愛,29歲,主樂笙,新加坡華樂比賽高級組合奏冠軍(2000年,2004年)
學音樂的酸甜苦辣
酸 他人眼中的怪人
林億讀大學期間,被同學視為“怪人”,他一有時間就呆在圖書館,能記住所有音樂書籍的書名。
甜 花5萬收集樂器
雖然大提琴一向價格不菲,張仁貴卻擁有七八個。其中最貴的價值2萬元,出自德國手工琴名廠Lothar Semmlinger。
苦 練琵琶練到手流血
黃圣苗14歲練琵琶時,手指首次被弦割破,手指黏黏的,他最初還以為是手出汗,直到感覺陣陣刺痛,才驚見手上弦上都是血。
辣 學笙吞下蟑螂
笙是唯一需要吹和吸的華樂器,小時愛吃甜食的楊紀偉,常常吃飽喝足才練習,結(jié)果引來蟑螂。一次他深吸一口氣后,突然感到一個會動的東西滑入喉嚨。從此,不再碰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