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立巍
由于諸多原因,我國大提琴水平一直落后于小提琴。直到新時期后,一批才華橫溢的青年大提琴家在國內(nèi)外樂壇嶄露頭角,局面才有了改觀,秦立巍就是這批青年才俊中的佼佼者。
秦立巍生于1976年,早就是獲獎“專業(yè)戶”:全澳青年音樂家大賽第一名、英聯(lián)邦最佳音樂家、法國羅斯特波維奇國際大提琴比賽特別獎、美國紐約“諾布爾格”國際比賽第一名、莫斯科第十一屆柴科夫斯基大提琴比賽銀獎……秦立巍17日在深圳演奏埃爾加,我早早走進(jìn)了音樂廳。
音樂會的開場曲——歌劇《命運之力》序曲一出手就“當(dāng)驚深圳殊”。樂曲雖短,但效果極佳。卡拉威的雙大提琴協(xié)奏曲同樣讓人驚喜。
秦立巍登場了,映入眼簾的他,小平頭、便裝,全無音樂會臺上常見的某些“家”的派頭,但其舉手投足間依然透出不俗的氣度。
埃爾加的協(xié)奏曲是秦立巍的絕活,奏起來自然得心應(yīng)手。只見他手臂輕舒,一個帶著醇厚情韻的三和弦便穩(wěn)穩(wěn)粘到了那把因受澳大利亞政府嘉獎而得以無償使用的“瓜奈利”古琴上。跟著呈現(xiàn)的三個三和弦,滋潤、飽滿、深沉,魚貫進(jìn)入耳鼓,直透心底,讓人動心又動容。當(dāng)年,演奏大師史塔克在地鐵廣播里聽到女大提琴家杜普蕾的“埃爾加”錄音,深受感動,贊美說:“這可是用生命演奏出來的啊!”這話借用在秦立巍身上,我覺得也很合適。
秦立巍接下來的表現(xiàn)也十分了得,幾個樂章的慢板、快板,演繹得都很得體。在樂隊巧妙的烘托下,大提琴時而如夢中囈語,時而如鐵騎突出;時而如摯友促膝的深情傾述,時而又帶著些蒼涼的人生感傷……琴拉到此等境界,不僅需要扎實的“童子功”,更需要對作曲家身世和作品內(nèi)涵有精準(zhǔn)的把握。我近年來在音樂講座中,總建議聽樂者要撥冗翻翻作曲家小傳,“查戶口,問時代,作品密碼迎刃解”。實踐證明,這樣做是很有益處的。